季氏将伐颛臾课题《季氏将伐颛臾》(一)总课时数第节教学目标1、识记住重要的文学常识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教学重难点1通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文言翻译的能力教学参考《必修四语文课本》《语文教学参考书》授课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专用教室-教学教学二次备课过程设计一、检查预习(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为儒家学派创始人。自汉代起儒家思想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深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二)文言知识积累1、古今异义:(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4)不患贫而患不安2、一词多义:过①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走过、经过)②过犹不及(超过)③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过分、过于)④是谁之过与(错误、过失(名词)⑤无乃尔是过与(责备)⑥且尔言过矣(错误)⑦故尝与过宋将军(拜访、访问)(1)(古义:以+为=让……担任今义——认为)(2)(古义:指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3)(国:古义——诸侯的封地今义——国家)(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和住所)(4)(古义——社会不安定今义——①不安定,不安宁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疾①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病)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厌恶、痛恨)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快、急速)④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疾苦、痛苦)⑤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⑥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妒忌)教学教学二次备课过程设计3、词类活用:(1)后世必为子孙忧(2)既来之,则安之(3)则修文德以来之(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4、特殊句式:(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3)是社稷之臣也(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5)是谁之过与(6)无乃尔是过与(7)何以伐为5、固定句式:(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2)何以伐为何(以)……为=为什么要……呢?(表反问)六、重点虚词1、于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②而谋动干伐于邦内。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2.之(1)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吾恐季孙之忧/而在萧墙之内也(2)夫子欲之./既来之.,则安之.3.且(1)且在邦域之中矣(2)且尔言过矣4.为(1)后世必为.子孙忧(2)何以伐为.(1)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2)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3)来:使动用法,使……来,(4)辞:名作动,找借口4、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季氏将于颛臾有事(2)状语后置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3)判断句(4)状语后置而于邦内谋动干戈(5)判断句(6)宾语前置过尔(7)宾语前置以何1、于①(介词:对。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事)②(介词:在。却在国内谋划挑起战事)③(介词:分别为从和在。猛虎犀牛从笼子中跑了出来,龟甲宝玉在匣子里毁坏了)2.之(1)助词,的。(2)代词。.(它)/(代远人)3.且(1)连词,而且,并且。(2)连词,况且。4.为(1)动词,成为。(2)语气词,表反问。课外作业背诵课文完成学案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