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国际单位制(缩写SI)定义了米(m)、秒(s)等7个基本单位,其他单位均可由物理关系导出。例如,由m和s可以导出速度单位1·ms。历史上,曾用“米原器”定义米,用平均太阳日定义秒。但是,以实物或其运动来定义基本单位会受到环境和测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采用物理常量来定义则可避免这种困扰。1967年用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的频率9192631770vHz定义s;1983年用真空中的光速1299792458cms定义m。2018年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基本物理常量来定义(对应关系如图,例如,s对应v,m对应c)。新SI自2019年5月20日(国际计量日)正式实施,这将对科学和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下表是7个基本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l米m质量m千克(公斤)kg时间t秒s电流I安[培]A热力学温度T开[尔文]K物质的量n,v()摩[尔]mol发光强度vI,I()坎[德拉]cdA.热力学温度的单位(K)不是国际单位B.用长度与时间的单位不能导出加速度的单位C.根据新的定义,质量的基本单位(mol)与阿伏伽德罗常数AN无关D.用真空中的光速c(1ms)定义m,因为长度l与速度v存在lvt,而s已定义2、如图所示,物块a、b质量分别为2m、m,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物块b受四个力作用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C.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D.物块a受到物块b的作用力水平向右3、自由下落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轻弹簧开始,到压缩弹簧有最大形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动能逐渐渐少B.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渐少C.小球的动能逐渐增加D.小球的机械能守恒4、在光滑的桌面上放置一个轻弹簧秤,两位同学分别用100N的水平力拉弹簧秤的两端,测得弹簧伸长5cm,则弹簧秤的示数和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A.示数200N,劲度系数1000N/mB.示数200N,劲度系数2000N/mC.示数100N,劲度系数1000N/mD.示数100N,劲度系数2000N/m5、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当作质点).从同一高度h同时开始运动,A做平抛运动,B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两物体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A.两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不同B.两球落地时动能相等C.从开始到刚落地的过程中,两球的动能增量相同D.若落地后速度均变为零,则落地过程中两球机械能的减少量均为mgh6、现在物流的发展很快,在物流分拣过程中传送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就是一模拟情况,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以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已知物体离开传送带后到地面的时间始终相同),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再把物块放到P点自由滑下则()A.物块将仍落在Q点B.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左边C.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右边D.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7、如图所示,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甲、乙两车的x﹣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做直线运动,甲做曲线运动B.t1时刻两车位移相同C.甲的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0~t1时间内某时刻,两车速度相同8、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