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方式管理——兼谈律师职业病健康讲座第一页,共八十二页。目录•什么是生活方式管理•生活方式管理的内涵•律师职业病浅谈2第二页,共八十二页。什么是生活方式管理3第三页,共八十二页。什么是生活方式管理•按生物学原理,哺乳动物的寿命是生长期的5~6倍,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因而人的寿命为100~150岁。多数学者认为是120岁。应当在明媚的阳光下,健康享受每一天,这是生命之树的自然进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生命之树在春夏之际已是落木萧萧,40岁动脉硬化,50岁冠心病,60岁脑卒中,70岁平均有6种慢性病,生活质量低下,未老先衰,提前患病,提前死亡成了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这究竟为什么?4第四页,共八十二页。什么是生活方式管理•再比方人类对高血压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新观点层出不穷,新药物琳琅满目,但高血压并未受到真正遏制,其发病率、患病率反而一路攀升。人类在理论上战胜了高血压,而高血压却在流行中战胜了人类。从19世纪初的不常见开展到当下的全球大流行,患者总数已逾六亿。•在我国,“让高血压低头〞也喊了几十年,但却往往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5第五页,共八十二页。什么是生活方式管理并未真正贯彻到实际行动中。高血压依然一路高歌,阔步前进,而预防之路却是月明星稀,少有行人。现状是:我国普遍存在高血压的“三高〞、“三低〞与“三个误区〞: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不愿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2022年度天津居民健康白皮书?:天津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03%,即每3个人中有1个高血压患者。6第六页,共八十二页。什么是生活方式管理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为65.43%。18至44岁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仅为13.70%,服药率虽然到达90%,但是控制率仅为40%。天津?白皮书?还显示,2022年天津户籍人口主要死亡原因为慢性病,以高血压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病占总死亡原因的51.94%。恶性肿瘤占总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为24.06%。所以心脑血管病和肿瘤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之树早衰的主要表现!7第七页,共八十二页。什么是生活方式管理•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所以如此猖狂,其主要原因是人们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无视了健康生活方式,不注重个人健康管理的结果。•流行病学研究说明:在人们的致病因素中,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条件占7%,而后天的生活方式因素所占高达60%。况且,我们应对社会因素和气候因素,亦与生活方式有关。遗憾的是,人们往往把金玉良言当耳旁风,不以为然。8第八页,共八十二页。什么是生活方式管理•其结果,如WHO预言:“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所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个人健康管理的重中之重!•WHO总结了一系列研究指出:以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的健康管理能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脑卒中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并使平均寿命延长十年。9第九页,共八十二页。什么是生活方式管理10人类生物学寿命120岁天津预期寿命〔全国第三位〕81.19岁【2022健康中国开展报告】致病原因:遗传因素15%,社会因素10%,医疗条件8%,气候条件7%,后天的生活方式60%。第十页,共八十二页。什么是生活方式管理•律师职业特点:更易出现或者说存在着不良的生活方式。一言以蔽之:在不良生活方式下“埋头苦干〞11学历水平高收入水平高生活水平高工作挑战性高“四高症〞者多电脑综合征颈椎受损信息污染综合征伏案工作多,运动锻炼少工作压力大,有事自己扛应酬交际多,饮食不合理加班熬夜多,生活不规律职业病第十一页,共八十二页。什么是生活方式管理•需要指出的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上升并不是经济开展的必然结果。上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起飞,但其总死亡率与冠心病死亡率不但持续下降而且比英国还明显,1972年—1982年10年间,日本心血管病死率男性下降36.4%,女性下降41.8%,冠心病那么分别下降21.6%和34.5%,在所有统计的26个国家中居首位。这是日本大力倡导生活方式管理的结果。12第十二页,共八十二页。什么是生活方式管理•健康管理的历史:健康管理是上世纪90年代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