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临床营养根底第1节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状况评估第一页,共三十八页。2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指能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失衡引起的一种的营养状况,可对组织机体的形态〔体型、体格大小和人体组成〕、机体功能和临床结局产生可观察到的不良影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过剩营养缺乏微量营养素失衡〔老年人和急、慢性疾病患者中较为普遍,营养状况良好及肥胖者也可发生〕第二页,共三十八页。3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第三页,共三十八页。4概念:营养风险指与营养因素有关的不良结局参数增加的风险。不良结局包括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营养风险筛查:发现有风险的患者,当给予这些患者营养支持时临床结局将明显得到改善工具:50余种美国ASPEN指南推荐主观全面评定-SGA欧洲ESPEN指南推荐营养风险评分NRS2002营养不良风险与筛查第四页,共三十八页。5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综合评分综合评分+年龄原发疾病体质指数3月内体重变化一周饮食变化第五页,共三十八页。6是:如果以上任一问题答复“是〞,那么直接进入第二步营养监测。否:如果所有的问题答复“否〞,应每周重复调查1次。比方患者方案接受腹部大手术治疗,可以进行预防性的营养支持方案,能够减少发生营养风险。第一步:首次营养筛查第六页,共三十八页。7第二步:第二次营养筛查第七页,共三十八页。8通过评分中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定义1分:慢性疾病患者因出现并发症而住院治疗。病人虚弱但不需卧床。蛋白质需要量略有增加,但可以通过口服和补充来弥补。2分:患者需要卧床,如腹部大手术后,蛋白质需要量相应增加,但大多数人仍可以通过人工营养得到恢复。3分:患者在加强病房中靠机械通气支持,蛋白质需要量增加而且不能被人工营养支持所弥补,但是通过人工营养可以使蛋白质分解和氮丧失明显减少。第八页,共三十八页。9NRS营养风险筛查结果结论:总分值3分:患者处于营养风险,开始制定营养治疗方案。总分值<3分:每周复查营养风险筛查。第九页,共三十八页。10NRS2002风险筛查优点根据150个临床对照研究分析的结果制定ESPEN2002指南前瞻临床干预研究证实简单易行(3个工程)快速(5分钟)第十页,共三十八页。11营养风险的评估确定与肠外营养有关的并发症的出现(如局部/系统感染,伤口愈合不好,吻合口开裂住院时间变长)不是评价病人的营养状态没有出现营养不良的指征,但有出现营养不良的预测指标×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12国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6,14:263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13人体测量生化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价指标人体组分检查临床检查营养状况评估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1.调查内容饮食习惯、饮食结构、食物频率、膳食摄入量及计算出每天能量和所需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2.调查方法称重法记账法询问法化学分析法营养评估—膳食调查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3.调查结果与评价食物是否多样三大供能营养素能力分配比例是否恰当,三餐供能分配是否合理蛋白质、脂肪的食物来源是否合理营养评估—膳食调查第十五页,共三十八页。16体重身高体质指数皮褶厚度与臂围营养评估—人体测量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17营养评价—人体测量体重:过度降低或增加可视为营养不良6个月10%1个月5%理想体重的±20%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米〕]2皮褶厚度〔TSF〕代表体内脂肪储藏量上臂肌围〔AMC〕上臂中点周径〔cm〕—3.14*TSF(mm)营养评估—人体测量第十七页,共三十八页。二、人体测量1.皮褶厚度皮下脂肪约占总脂肪的50%,通过皮下脂肪的含量的测定可推算体脂含量。临床上常用皮褶厚度估计皮下脂肪含量的情况,并作为评价能量摄入或肥胖的指标。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皮褶厚度WHO推荐测:脐旁、肩胛下和三头肌瘦中等肥胖男﹤10mm10~40mm40mm﹥女﹤20mm20~50mm50mm﹥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皮褶厚度皮褶厚度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皮褶厚度皮褶厚度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八页。测量仪的卡钳的卡口连线与皮褶走向垂直,测量皮褶捏提点下方1厘米处的厚度。右上臂肩峰后面与鹰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