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学生考试作弊案例背景又到期末考试时,学生考试作弊,是我们教师在监考过程中碰到的最普遍的问题。放宽要求,将导致学风的涣散;过于苛刻,学生脆弱的心灵就可能因此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两难之间,可能伺机而行才能左右逢源。以下是我对两次作弊不同处理的两个案例。但我发现他们取得的效果是同等的。镜头一:坚持公正我班班干部小陈在月测时作弊,被我发现了。从他身边拿到的字条上写着:“请问第五题选什么?……”在中午的时候我当着全班的面做了以下处理:根据有关规定,在他的该学科成绩扣一半,并对所在小组做出扣分处理。后来在该星期的周记上他写道:老师:我还天真的以为我是班干部,你肯定会替我保守这件“丑闻”。(因为考试结束后我已经单独找他到办公室进行过教育,他也已经承认错误。)我错了,你将我最后一点自尊都剥夺了。小学六年来我一直没被老师批评过,所以我情愿你在办公室的时候当面狠狠地批评我,我自己都觉得可悲,我以后在全班“扬名”了。这全都是我自己所赐,你将我“试刀”,杀鸡儆猴,你真聪明啊!我佩服。我知道他心里很不平衡,作为一名优秀的班干部,谁知仅仅因为没有成功的作弊而被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他的心里是很难接受的。当时我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让他们体会到我的教育风格,所以学生对我不理解,我还是能够想通的。对于这样复杂的问题,以及可能要持久下去的话题,我一般喜欢用周记的形式与学生交流,所以我就在他的周记本后面给了他很长一段评语:你不是鸡,其他同学也不是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你不是王子——我们这里没有什么王子,连我们(老师)都是庶民,有功赏功,有罪罚罪。什么叫公平?什么叫公正?如果有人可以视纪律法规于不顾,那么我们要纪律与法律干什么?!人人都想要自尊,但自尊从何而来?请你自问,是谁在残杀谁的自尊与尊严你是不是想让我知道了这件事一笑了之?你是不是想知道林老师会不会袒护你们?我问过你:你想怎么处理?但你当时什么也没说,现在我知道了,你是想让我把事情掩盖过去,看在你是班干部的份上“网开一面啊”。记住,这就是我,一个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的班主任,无论是我喜欢,还是调皮捣蛋的学生,只要犯错就应该得到惩罚,你作为班干部,有可能受的惩罚会更重。尽管如此,但在我心里你仍然是我的一个好学生、我的好助手——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老师有时也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只要我们知错后,马上改正。那么我们仍然是最优秀的。说实在的,你的周记既让我生气,却又让我知道了你的真实想法——这很重要,这就是真诚,而不是虚伪地认识错误而坚决不改。我相信你肯定会明白我的用心……。后来,该学生一直在周记里与我谈一些他学习、生活甚至是家庭中碰到的问题。我觉得他并没有因此而记恨我,反而跟我走的更近了。案例反思在当前的德育教育中,存在着两个极端化的倾向,一种基于传统教育的观点认为,教师必须有绝对的权威,对学生的错误绝不能有一丝迁就与马虎,必须严抓细管,奖惩分明。另一种基于西方心理学的观点则认为中小学生心理极为脆弱应该悉心保护,“批评”与“惩罚”应该从教育中剔除,以确保学生心理的健康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学生的心理确实应该悉心保护,而对错误的姑息迁就也只会废了一个人的前途。那么在对待学生错误时,应该采取一种怎样的方式,基于一种怎样的认识来处理呢?我的看法是:对“人”宽容,对“错”零度宽容;坚持精神的底色,在原则是非上绝不含糊,以教师自身的人格去教育、批评、处罚学生的错误;本着平等对话的原则,自始至终地允许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允许为自己申辩,允许对规章制度质疑,允许对处罚口里不服,也允许随时认识并改正错误。镜头二:放弃公正一次月测,我监考我不任教的一个班级。在监考前,我对学生进行了“严厉”的声明,如果有任何一个学生作弊,我就上报教导处,并作零分处理。所以在监考的过程中除了偶尔有个别学生转笔掉地的声音,一切平静。但我发现有个看上去还是比较老实的男孩一直在关注着我的位置,在我走过他身边时,我感觉到他有点紧张,同时我还发现他这人坐的姿势特别的“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