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局势辛亥革命前的准备指导思想标志领导阶级、人物性质历史意义政治上思想上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也加紧对中国掠夺;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知识分子作为一种新生的力量开始成长起来。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思想上的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传:邹容《革命军》组织上的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组织)的建立:兴中会、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最大的成果(政治上“民主化”成果或历史性巨变的体现)没有推翻封建制度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1894年11月,孙中山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这个振奋人心、影响深远的口号,此后,各地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中国同盟会兴中会兴中会革命政党时间地点领导人机关刊物性质革命纲领指导思想革命实践1905年日本东京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民报》孙中山被选为总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频频发动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满清统治1950-1952土地改革实现组织基础: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主要事件和人物武昌起义①(准备)在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下,湖北两个重要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同盟会的促进下,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准备在武昌举行起义。②(经过)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的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打响了起义第一枪。他们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各起义部队在此汇合后,猛攻湖广总督衙门等地。经过一夜激战,起义部队全部占领武昌。三日内,武汉三镇光复。③(结果)起义军占领武昌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此后仅一个多月,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主要事件和人物创建中华民国①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的政策、措施: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了一系列政治法令、财政金融政策,采取了一些发展文化、教育的措施。③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被迫退位,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了。④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临时政府的性质辛亥革命的结果经验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1、脱离了中国的国情;、脱离了中国的国情;22、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33、革命力量不够强大,封建势力过于强大;、革命力量不够强大,封建势力过于强大;44、没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没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如何理解革命尚未成功11、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2、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33、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之后出现军阀割据混战、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之后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国家四分五裂,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局面,国家四分五裂,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困苦不堪;44、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得到根、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本改变。用具体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民族”方面: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民族”方面: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民权”方面: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民权”方面: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民生”方面:通过土地改革,实现平均地权;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从贫困民生”方面:通过土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