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认识天气预报班级中三班领域科学主备人陆景秀二次备课杨好活动设计修改内容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二、活动准备:1.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两个方面的资料:“天气预报的好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知道天气预报(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络等)?”2.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的知识。3.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气预报截图”、“动物气象员”、“有趣的天气图标”。4.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天气小图标,配对操作学具(城市天气实景图和天气图标)。三、活动的重难点重点: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难点:能对几种常见天气实景图,提高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四、活动过程:(一)户外观察和谈话互动。1.教师以手偶“喜羊羊”与幼儿展开谈话导入。“喜羊羊”:“小朋友,你们好!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吗?今天热不热啊?(引导幼儿说出一、活动目标2.能对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一)引发幼儿对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的关注。季节和天气)“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气预报今天是20℃~29℃,我们一起到户外去感受一下天气吧?”2.幼儿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动室外去观察、感知天气特点,并学习用晴天(或阴天、雨天)来描述当天天气(关注天气预报的幼儿可能会说出当天的天气类型和气温)。3.“喜羊羊”:“过几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的天气怎样。小朋友帮我出出主意,怎样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气呢?”适时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回忆和交流自己和家人了解天气的基本途径。(二)通过讨论,幼儿学习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感知天气预报的重要性。1.教师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截图,启发提问:“图中有谁?”(天气预报员和天气图标。)“天气预报员告诉我们什么?”(预报明天的天气情况。)“除了看电视,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到天气预报?”2.幼儿根据经验回答。3.教师逐一出示报纸、手机、网络等三种天气预报截图,让幼儿了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天气情况。4.简单复习已有知识“小动物气象员”,巩固幼儿对动物习性的了解。指导语:“除了天气预报,在以前的科学活动中,我们知道了有些小动物能‘预报天气’,还记得它们是谁?是怎么预报天气的?”幼儿回答。师小结:鱼儿上浮、蜻蜒低飞、燕子低飞、蚂6.幼儿认识天气图标,能准确说出其名称并操作相关学具。(1)出示教具中天气预报图的天气图标,引导幼儿蚁搬家等现象都是动物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5.讨论,进一步了解天气预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指导语:“除了晴天,还有哪些不同的天气类型呢?”(雨天、阴天、多云天气。)课后延伸哪位小朋友能像天气预报员那样播报天气呢?大家一起想想播报天气时要说些什么呢?逐一观察图片,结合操作学具,认识晴天、雨天、阴天、多云、晴转多云等天气图标。指导语:“这个图标画了什么?表示什么?你手上有与这个相同的图标吗?请把它举起来,和同伴互相看看举得对不对。”7.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播报内容,尝试按要求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