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案课题:认识钟表第一课时授课老师:钟庚秀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钟表的面上有12各数、12个格、时针、分针,学会认整时,知道整时的两个表示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作息的习惯以及珍惜时间的态度。教学分析教学重点会看钟面的整时。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来判断时间,会写整时。教学具准备课件,实物钟,自制钟表模板四个。学情分析《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学生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一般来说,6或7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此前他们刚学完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和时间分配一、导出课题。(一)猜谜引出课题。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大家来猜猜他是谁?(出示课件: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他说是几时,人人都遵守。)学生说出钟表后,板书:钟表。(二)揭示课题。提问:1.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谁来说说看?2.钟表的作用那么大,你们想和它一、导出课题。(一)猜谜。学生猜的答案各种各样,气氛活跃。在老师引导下说出谜底——钟表。(二)回答问题。1.钟面有什么作用:看时间,闹铃等。一、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导出课题(约4分钟)做朋友吗?那我们来认识一下它好不好?学生回答后,板书完整课题(并出示课件):认识钟表。二、认识钟面。1.认识钟面的各部分名称。(出示各种钟面)a、那么多钟,请大家仔细观察钟上都有些什么,然后把你的发现跟大家说一说。有数字,让他们念一念。有格子,让他们数一数。有三根针,接着问。提问:b、这些针一样长吗?这些长短胖瘦不一样的针都有自己的名字。(解释又粗又长的的叫分针,又粗又短的叫时针,又细又长的叫秒针。)现在我们先来学习时针和分针。(出示强调时针和分针的钟面图)2.让学生练说钟面各部分名称,并知道时针和分针的走向和速度。a、拿出实物钟,指着钟面各部分请大家说说它的名称是什么。b、现在,老师让他们走起来(手控制指针使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3,分针转一圈),请同学们观察他们怎么转,转到哪儿了?c、现在问题又来了,你们知道老师在转之前的它表示几时,转之后它又是几时吗?小组讨论一下。他们分针都是停在了12这里,这有什么玄机呢?告诉大家,其实这两个时间都是整时。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整时。(板书:认识整时)三、认识整时。(出示整时的定义: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一)通过生活情境认识整时。1.我们来看看小明在一天的几个整时都在干什么。(出示幻灯片6)指名回答图片上的钟时针指着几及2.是否想和钟表做朋友。二、认识钟面。1.了解钟面的各部分名称。a、仔细观察,说出钟面上有12各数,三根针,12个格子等等。在老师指导下念一念这12个数,数一数12个格子。b、回答三根针不一样长。在老师引导下描述三根针是怎么样的。2.练说钟面各部分名称,并知道时针和分针的走向与速度。a、回忆并说出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b、观察分针转一圈后,时针只转了一格。跟大家说一说:分针从初时指向12,转一圈,又停在12,而时针只从3走到4,只走了一格。c、小组讨论。三、认识整时。跟着老师念出幻灯片中整时的定义。(一)观察图片。1.根据整时的定义依次说出四幅图的钟面上时针对着几,分针对着几,所以它是几时。二、1.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回答问题等方式初步认识钟表的面。(约8分钟)2.通过观察实物钟,动态的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行过程,同时为接下来讲整时做铺垫。(约10分钟)三、在生活情境学会整时,培养观察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初步建立时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