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感知,让写作成为兴趣——浅谈信息技术在低段看图写话中的应用玉溪聂耳小学张萍主题摘要:看图写话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但现在大部分学生一到写作文,就会抓耳挠腮,半天都写不出来。如果把看图写话练习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彩的学习环境。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写作起来得心应手,快乐有趣。关键词:看图写话激发兴趣快乐学习乐于表达等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中之重,中、低年级看图写话更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但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往往成为教师最大的包袱,学生最大的负担,低年级学生词汇积累少,缺乏生活经验,对作文更是望而却步。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比较狭小,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课外知识也空乏,所以感到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每当教师布置作文题时,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没什么可写,容易陷入僵局。在说话练习中,学生大都是闭口不言、犹犹豫豫、启而不发。随着科技提高,引进现代教学设备好助手──多媒体计算机。它是集多种传统电教设备和传统计算机的功能于一体,以其特有的声像同步、三维演示、模拟动态等特点,直观展示教学过程,让它辅助看图作文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记得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运用信息化作文教学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事、物搬进课堂,真实地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一、虚实互补、便于想象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将事物按要求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倒近、从上到下、从外到内,引导学生反复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作为主观性极强的写作更是离不开想象力。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没有想象力的作文是没有生气的。古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象力也是如此,无论想象的内容如何离奇荒诞,都离不开客观实际,否则,想象便成为无源之水。低年级学生语言特征是词语概念,它总是和事物的表象紧密结合着,脱离了一定的表象,学生很难入情入景。如在教学看图写话《美丽的春天》时,教学之前,我先让学生到外面接触大自然,来到聂耳广场“找”春天。但由于他们年龄小,记忆力差,收集到的素材不够理想。后来,我又从网上查找关于春天景物的图片和文字。当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展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脸上绽放的异彩,听到孩子们声声的赞叹。我便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春天”了吗?有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学生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兴趣极高。他们先从整体上观察春天,有的观察了春天的大树,有的观察了草地,还有的观察了花朵……我还适时指导孩子们对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想象……此时此刻,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春天的美景里了。趁着学生那股热情,我便让他们给大家说一说,想怎样说就怎样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有话题、有情境,所以孩子们都说得不亦乐乎。二、入情入境、乐于感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使他们眼前有物、胸中有情,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我让学生具体地描写一种植物。起初,孩子们找到了一些图片,虽然有颜色,有大小,但只是硬梆梆地呈现出植物的样子。而要让孩子们写得生动具体,还必须要抓住植物的静态和动态。在不同的时间(春、夏、秋、冬)和不同的地点(早、中、晚),植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也会不同,如果要实地观察,那么花费的时间就很长。这时,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有利的观察条件,让形象直观的动感画面立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先给学生展示各类植物生长的规律——从萌芽到结果的过程。通过观看视频,学生的视觉、思维空间就变得宽阔起来,其写作的欲望也被激发起来,何愁他们写不出精彩的作文!三、体验生活、富于表达《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时,还提供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深了,才会乐于表达。然而,从当前学生习作现状看,学生缺少必要的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