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己找同桌对班主任来说,排座位是个技术活,更是一个脑力活,身高、视力、性格、学习情况等都是排座位需要考虑的因素。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无论我怎样安排座位,总有学生、家长不满意,毕竟众口难调!后来,我决定把排座位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找同桌。在学生自由组合之前,我首先解释这样做的理由:座位是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座位可能适合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组合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举了一个例子,同样是碳原子,排列组合的不同产生了比较软的石墨和世界上最坚硬的金刚石。前面的座位距离老师近,老师的音容笑貌都能看清楚,适合自律性稍弱的孩子;后面的座位安静,适合喜欢自学的孩子。然后,再和学生一起讨论,达成了四条基本原则:个子小的学生、视力不好的学生尽量坐在前面;作为有利于学习;换座位要一厢情愿;座位按规定的顺序每两周轮换一次。经过渡轮实践,我们班形成了固定的牌作为模式,受到了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