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学目标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一些重大节日的风俗文化,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共有56个民族,对于汉族中的传统节日都能知道,也能说一些民风民俗,但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就不太了解。教学准备师生搜集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查找相关网站的网址;教师把有关资料下载到局域网中进行整理并制作出全新的学习网页;学生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具备利用Internet在网上浏览、收集种类信息的能力。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渲染氛围,导入新课1、看我国传统的民风民俗的画面,请学生欣赏后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呢?(二)网络学习,认识春节1、(课件展示春节的热闹场面)同学们,大家最喜欢的春节到了,让我们一起走入欢快的春节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入教师制作的“春节网”浏览学习,该网站的主要板快为:美丽传说、缤纷饮食、多彩活动、心情故事)2、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交流:①讲一讲春节的传说;②演一演春节的活动;③画一画春节的景象;④谈一谈春节的经历;⑤„„3、春节是如此多姿多彩,你知道,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吗?出示教材内容“猜猜看”,请学生自由竞猜。4、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读网上“心情故事”中的《到外公外婆家过春节》,谈谈感受。5、请学生再进行“猜猜看”活动,师动情总结:合家团聚仍是人们过年的首选。(配乐《常回家看看》)(三)了解其它传统节日1、教师提供以下网址,请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一个传统节日自由浏览:2、选择同一内容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小组,作展示准备。3、各小组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汇报。(四)课外延伸,编辑小报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利用多种途径搜集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办一期电脑小报。板书:我们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渲染氛围,导入新课1、在悠扬的民乐《茉莉花》中,课件展示一组反映我国传统的民风民俗的画面,请学生欣赏后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动情揭题: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不同的民风民俗。(板书课题)6我们的民风民俗3、中华民族有哪四个传统节日,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呢?板书:传统的节日最隆重的是什么节日?它们各有什么传统活动?板书:传统的活动教师小结:我们中国是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住着56个民族,有着13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建设着我们的祖国。4、谁来说一说我们是哪个民族?我们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是汉族的,据老师所知,我班还有回族、蒙古族的同学。请他们说说他们民族的风俗习惯。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那你知道少数民族的节日吗?5、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风风俗。板书:不同的民风风俗谁能举例说一说呀。(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别。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二)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风民族。1、出示事例,了解风俗。同学们,在我们的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的风俗傣族泼水节,想知道是什么活动吗?看画面。2、同学交流,丰富了解。同学们,在我们的大家庭中,除了我们刚才了解到了傣族的“泼水节”,你们还收集到了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呢?学生交流、汇报。(伴随着学生的汇报,并让学生大致介绍这个民族的情况,人口、分布等)再看有关少数民族的节日画面。(三)、正确对待传统习俗。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也学到了很多,了解到了那么多的习俗,但是,前不久呢,我们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