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从语言、文题、结构、思想四方面体会本文的美1、总结第一课时并解决遗留问题(课件展示“思考问题”)(师)上节课上同学们已经思考了“为什么要打开文学之门”,因为文学把我们引进了辽阔美好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我们懂得人生的真谛。那么,既然文学给予我们的收获这么多,我们“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生回答)(针对“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可做如下引导:大家可以在第二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必要条件有几个?三个,概括来说就是要花时间、花功夫、有兴趣。)3分钟2、进入新课A、(师)好,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致文学》,从中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语句,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文学是什么。(课件展示该问题)(生边读边思考)(生回答)优秀的文学作品举不胜举,如果不去细细品读实在非常可惜,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广泛的阅读,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汲取更多的营养。5分钟B、(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美的事物很多,我们应该去寻找美发现美。这篇课文很美,下面就请大家睁开你的慧眼说说本文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课件展示该问题:美点追踪)(师)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讨论。讨论完毕后,每组选派一个代表来回答。好,开始。(生讨论并回答,师巡视,强调要求)学生回答时板书四个方面的内容(1)思想美(可着重第四自然段后半部分,如:激发青少年对文学的热爱,增长知识,丰富感情,提高修养,文明人,“高智商的野蛮人”,等等)(2)语言美(引导:这篇课文的语言精美,极富感染力。修辞手法:比喻、排比,举例说明,并强调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生动形象,排比增强气势。)(3)文题美板书标题醒目、设置悬念、恰当运用比喻、用“你”表示亲切,其中,“你”是指青少年读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文题是眼睛,是窗口,一个好的文题才会吸引人。(4)结构美(引导:课文开头是如何引入这个话题的?——议论,可称之为“议论大门”,之后是初识大门,然后打开大门)板书: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20分钟C、推荐美文(课件展示)《汤姆·索亚历险记》30秒D、(如果时间允许)(师)我想请同学们来谈谈你最喜欢的一部文学作品?或者你喜欢的一位文学人物?并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是什么?(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接触了很多文学作品,并且从文学作品中收获很多。文学的魅力无处不在,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深深地爱上文学,打开这扇神奇的大门,在文学的世界里尽情地遨游!3、作业(课件展示):理解《为你打开一扇门》一文的第1段,仿照第3段,在“这些门中,有一扇门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______”一句的横线上填入词语(除“文学”外),并简述打开“这扇门”的意义,要求在简述的文字中须含有“乐趣无穷”、“新奇美妙”、“千姿百态”、“大有裨益”、“潜移默化”这五个词语中的三个词语。4、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