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二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二)共乐初中李业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又一种方法: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能运用“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索“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过程,通过观察、实践体验结论的正确性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2、经历应用结论判定三角形相似的过程,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体验结论的应用,培养学的应用意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情感价值与态度观:1、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尝试、积极探索、细心求证、归纳总结、学以致用的数学探究意识和数学意志品质。2、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二的运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判定方法解决相关问题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现在要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有哪几种方法?(1)根据定义;(2)平行线截三角形所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3)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点评上述方法的使用.2、都有一个110度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吗?各有一个50度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吗?两个三角形有一个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如果知道一个角对应相等,要你去判定相似,你会去找什么条件?3、判定三角形相似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类比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你有什么想法?二、探究新知:1、(课件演示):观察图24.3.6,1如果有一点E在边AC上,那么点E应该在什么位置才能使△ADE与△ABC相似呢?提出问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2、动手实践:画两个三角形使它们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然后测量相关数据判断他们是否相似?教师巡视指导,抽代表回答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论,然后多媒体展示验证。3、归纳概括: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单地说;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试一试:1、证明图24.3.7中△AEB和△FEC相似.2、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使△ABC与△DEF相似的是()(A)、∠A=∠D=400∠B=∠E=600(B)、∠A=∠D=600∠B=400∠E=800(C)、∠A=∠D=500AB=3AC=5DE=6DF=10(D)、∠B=∠E=700AB:DE=AC:DF强调对应相等的角必须是成比例的边的夹角,如果不是夹角,它们不一定会相似。你能找出有两边对应成比例,有一个角(不是这两边夹角)相等,但它们不相似的两个三角形吗?(画顶角与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B′,=三、应用举例:例1.已知:如图,△ABC中,P是AB边上的一点,连结CP,(1)∠ACP满足什么条件时,△ACP∽△ABC?(2)AC∶AP满足什么条件时,△ACP∽△ABC?变式训练:如图,△ABC中,P是AB边上的一点,连结CP.试增添一个条件使△ACP∽△ABC.思考:小明添加的条件是AP:AC=PC:BC,他添加的条件能使△ACP∽△ABC吗?本例题交给学生自主思考完成,抽答并追问想法.变式和思考问题由小组讨论,归纳,全班交流2CDM例2如图、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M从D向终点A运动,速度为1cm/s;点N由A向终点B运动,速度为2cm/s,两点同时出发。多少秒后以A、N、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B、N、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本题由小组内思考后讨论解决办法,全班交流后师生共同解答.解完后提问:解决此题后你有什么解题体会?抽答交流.四、课堂练习:(链接中考)、已知在△ABC中,∠C=90o,AC=8cm,BC=6cm,点P从点A出发,沿AC以3厘米/秒的速度向点C移动,点Q从点B出发,沿BA以4厘米/秒的速度向点A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移动时间为t秒(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