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小事烦恼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益于身心健康。2.懂得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利于团结,有益于交友。情感:1.愿意向心胸开阔的人学习。2.愿意做心胸开阔的人。行为:遇事想得开,不为小事计较、生气。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生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当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有的学校和社区,成立了“心理辅导中心”或“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排解、发泄内心的愁闷。本课教学内容正是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通过具体事例进行疏导,使学生懂得做人要心胸开阔、豁达开朗,遇事要想得开,不要为小事烦恼。进行这一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本课教学要点: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利于身心健康,有益于与人交往,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看人看事,多看好的一面,不与人计较小事,不为小事生气;掌握一些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本课教学难点:学生对心理品质的认识有限,对健康心理与一个人的成长的关系缺乏直接感知,对心理调节方法掌握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学中应注意运用教材提供的事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掌握本课要点。本课从“说一说”的两个小问题导入:“与一个性格开朗的同学相处,你有什么感觉?与一个爱生气的同学相处,你又有什么感觉?”旨在直接从心理活动切入,通过学生谈自身体会化解难点,引起学习兴趣。教学中,对何谓“性格开朗”可先作些议论,这对学习本课可起铺垫作用。本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师生谈话的形式,通过马小英同学向郑老师说的三件事,道出小英的烦恼。第二部分讲郑老师耐心疏导小英,帮助小英排解烦恼的过程。教法建议1.本课教学中,可抓住马小英的心情展开讨论,如:“马小英的烦恼表现在哪里?”“她的烦恼给自己、给同学带来什么影响?”“马小英的烦恼是怎样造成的?”等等。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及人物心态的剖析,帮助学生知道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益于身心健康,使学生愿意做个心理健康的好学生。2.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通过角色转换等方法,使马小英、陈伟的心情与学生本人的心情联系在一起。3.最后一句“从此以后,小英的好朋友越来越多了。”这一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马小英心理问题解决后的效果,教学时不容忽视,可从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利于同学间的团结,有益于交友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设计示例第二课不为小事烦恼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益于身心健康。2.懂得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利于团结,有益于交友。情感:1.愿意向心胸开阔的人学习。2.愿意做心胸开阔的人。行为:遇事想得开,不为小事计较、生气。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益于身心健康。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利于团结,有益于交友。教学过程一、师问:现在有这样两个同学,一个性格开朗,一个爱生气,你愿意与哪个同学相处呢?学生回答。师问:好那现在请一个同学来统计一下,看一看哪一个种类多?师小结:很明显,爱与性格开朗的同学相处的多。好,现在,“知心话信箱”的郑老师的办公室里做着一个女同学,我们快去看看她为什么哭了?请同学朗读课文第1-4段。师问:同学们说一说小英为什么哭了?学生回答。师小结:原来他认为陈伟和她过不去。是这样吗?我们继续往下看。请同学朗读课文第5-10段。学生回答。师小结:原来是小英多心了,原来陈伟知道下星期三是小英的生日,她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小队商量,准备制作一件生日礼物送给小英,这事不想让她先知道,好给她一个意外惊喜。板书:心胸要宽阔二、师问:小英这回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她的心情怎么样呢?学生回答。师小结:对,小英的心情舒畅多了。如果她不是自己闷闷不乐,而是直接找陈伟谈心,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个误会了呢?其实这样的事情多着呢?就看你怎样处理了,下面我们再看一个故事。演示动画课件:《不为小事烦恼》下载师问:天天乐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回答师问:没错,象天天乐这样做就对了,不但能与同学融洽相处,还能开开心心地学习,交到许多好朋友,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