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考试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20小题,每题5分,共计100分)1.某同学想利用暑假时间,坐长途汽车去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遗址,他该买的车票是去()A.云南元谋B.陕西西安C.北京周口店D.浙江余姚2.能够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3.考古研究发现,中原地区彩陶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达到的区域,与传说中教民制作陶器的炎帝所处的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是()A.彩陶最早出现在中原B.长江流域文化领先C.先民已掌握制陶技术D.炎帝鼓励发明创造4.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是从夏朝开始的,开创了中国近四千年王位世袭之先河。它始于()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C.舜传位给禹D.启传子5.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移至该馆。该5.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移至该馆。该鼎建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应该是()A.商代,甲骨文B.商代,金文C.两周,甲骨文D.两周,金文6.《诗经•载芟》描写了西周春耕时的景象:人们有的割草,有的刨树根,一片片土壤翻掘松散,“千耦其耘”,遍布低洼地、高坡田。其中“千耦其耘”的含义是:千对农人在耕地。到了春秋时期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的是()A.耜耕B.石耕C.牛耕D.刀耕7.管仲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的辅佐下成为春秋首霸的是A.秦孝公B.晋文公C.楚庄王D.齐桓公8.周朝以前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王”,秦朝建立后最高统治者称()A.王B.皇帝C.丞相D.公侯9.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都出现了盛世B.都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10.历史上的秦朝与隋朝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不属于它们相似之处的是()A.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B.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C.都进行了制度创新D.统治时间都非常短暂11.秦朝时期,王家四兄弟的情况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老大被征去修长城B.老二被征去与匈奴作战C.老三在家练小篆D.老四整日忙于发明造纸术12.下列人物中,为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A.商鞅B.张骞C.鉴真D.郑和13.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正统思想始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14.下列人物与其主要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B.南朝﹣﹣祖冲之﹣﹣《大明历》C.东汉﹣﹣华佗﹣﹣《伤寒杂病论》D.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15.据《东观汉记》载公元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这是因为他()A.改进和推广造纸术B.出使西域归来C.完成历史巨著《史记》D.发明了“麻沸散”16.“西晋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朝代”,支持这一观点的是西晋()A.结束了三国间的斗争B.统一中国的时间短暂C.导致北方人口大迁移D.分封制未能得到继承17.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时间和标志是()A.220年曹丕建立魏国B.221年刘备建立蜀国C.222年孙权称王D.229年孙权建立吴国18.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变化表明了()A.城市经济的繁荣B.对外贸易的发展C.科学技术的进步D.经济重心的南移19.一位历史老师在暑假期间参观了西安临潼秦陵兵马俑,拍摄了一些典型历史图片(图片略)并在班上展览,引起了学生热烈讨论。学生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再现了秦朝的强盛国力B.暴露了秦始皇奢侈残暴C.体现了秦民的勤劳智慧D.反映了秦朝的保守落后20.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医圣”“书圣”分别指()A.华佗、王羲之B.张仲景、王羲之C.华佗、顾恺之D.张仲景、顾恺之二、简答题(本题共计2小题,每题5分,共计10分)21.学习了《原始农耕生活》,我会做:(1)河姆渡人居住什么房屋?种植什么粮食作物?(2)半坡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