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济水东街学校张东燕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教学重难点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写。)母爱是世界上最纯洁、最伟大、最无私的爱,读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感受著名作家梁晓声笔下的《慈母情深》。二、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的1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我鼻子一酸,()着钱跑了出去。2、强调:“龟裂”中“龟”的读音。三、学习新课:(一)、默读课文,思考:文中有许多感人的场面,假如你是摄影师,要将课文中的文字变成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你准备选取哪些镜头?请给您的图画起个名字,配上课文里的句子,并说明原因。(二)、交流:1、过渡:文中有一个句子,特别适合拍慢镜头。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怎样的背;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怎样的脸;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1)谁的背直起来了?谁转过身来了?谁吃惊地望着我?那为什么不这样写呢?出示句子: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2)学生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的不同想象:背直起来了,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2转过身来了,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3)引读:带着你刚才仿佛看到的细节,读——那结实的背,白净的脸,炯炯有神的眼睛哪里去了,带着这种酸溜溜的感觉、难过的心情再读一遍——这样一个镜头在我15岁那年,在第一次认识到我自己已经长大了的时候,定格在我心中,让我们把这句话读到心坎里——(4)其实原文是这样写的:出示原文: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眼神儿疲竭的一双眼睛吃惊地望看我,我的母亲。教师解释为什么是“肮脏的毛茸茸的”口罩。学生对比“疲惫”与“疲竭”的区别。师:教材上的语言是写给小学生的,所以更简洁、更工整、更凝练,但是原文中的语言更贴切,表达的感情更浓,希望阅读水平高的学生课下去读原文。2、过渡:文中还有一个快镜头,你能找出来吗?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3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1)说说“立刻”的近义词。(2)为什么要连用四个立刻?换几个词好吗?难道仅仅写出忙吗?来,反复读,有什么体会?对比:母亲说完,马上又坐了下去,赶紧又弯曲了背,迅速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3)指导朗读:一气呵成,但要有所变化。(教师可以范读)(4)难道母亲不累吗?我在梁晓声《母亲》中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补白)“其实母亲累垮过多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几回回母亲瘫软在床上,暗暗恐惧于死神找到她的头上了。但第二天她总会连她自己也不可思议地挣扎了起来,又去上班……”其实母亲还干过这样的工作:母亲为了微薄的工资在铁路工厂做临时工,出卖一个底层女人的廉价的体力。翻砂——那是男人干的很累很危险的重活。稍有不慎,就会被铁水烫伤或被铸件砸伤压伤。母亲几乎没有哪一天不带着轻伤回家的,母亲的衣服被迸溅的铁水烧了片片的洞。4母亲一个月拼命工作,得来27元工资。分到30天,平均每天0.9元,我们兄妹五个,加上母亲共6口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费为0.15元,而一元五角就相当于我家一个人10天的基本生活费。3、句子:“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1)过渡:尽管这样,当我向母亲武开口要钱时,母亲是怎么做的?(2)理解“龟裂”你见过“龟裂”的手吗?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3)母亲用龟裂的手指曾经还为我们做些什么?师:这一叠揉得皱皱的毛票,母亲生病了,她舍不得买药;衣服旧了,她舍不得换件新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