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山东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本大题共65小题,每小题0.6分,共39分)1.我国教育领域的根本大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一般而言,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3.下列教育学经典著作中属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是()A.《理想国》B.《爱弥儿》C.《民主主义与教育》D.《被压迫者教育学》4.规定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是()A.教育内容B.教育目的C.教育方法D.教育途径5.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思想观点,发展学生能力的方法是()A.谈话法B.讨论法C.读书指导法D.讲授法6.根据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处于()A.精英化阶段B.大众化阶段C.普及化阶段D.初级化阶段7.《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论的圣经”,其作者是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A.斯宾塞B.涂尔干C.康德D.泰勒8.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也叫学校系统,简称()A.学分B.学年C.学制D.学程9.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言行进行评价以促进其品德成长的方法是()A.自我教育法B.形象感染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10.“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2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这句话反映出的教育观是()A.遗传决定论B.优生论C.环境决定论D.预成论11.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A.孟子B.荀子C.曾子D.朱熹12.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的是()A.遗传素质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13.运用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形象和事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是()A.自我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品德评价法D.榜样示范法14.学校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是()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官方课程15.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教学B.科研C.服务D.实践16.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规定的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标准B.课程资源C.课程目标D.课程结构17.社会学习德育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皮亚杰B.科尔伯格C.班杜拉D.诺丁斯18.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学生,又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出严格要求的原则是()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C.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相结合的原则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19.“欲速则不达”“盈科而后进”等话语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20.以课程的表现形态为标准,可以将课程划分为()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C.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3D.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21.观察法是学校教育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以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为标准,可以将观察法分为()A.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B.开放式观察与封闭式观察C.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D.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22.教育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A.过程取向评价B.结果取向评价C.方法取向评价D.内容取向评价2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A.教育与政治相结合B.教育与经济相结合C.教育与文化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4.根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A.接受真理B.发现真理C.创造真理D.认同真理25.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又称()A.学科课程B.分科课程C.活动课程D.结构过程26.“部分的简单相加并不等于整体,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结合”。有可能赞成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家是()A.冯特B.弗洛伊德C.韦特海默D.华生27.面对危险时,我们通常伴有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等状况以动员全身力量应付危机。这是因为()A.脑神经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