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A.社会实际B.经济发展C.生产劳动D.时政需求2.以法律形式确定的以“教师资格制度”作为我国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的法律是()A.《教育法》B.《教师法》C.《高等教育法》D.《教师资格条例》3.我国“三级学位制”不包括()A.学士B.硕士C.博士D.博士后4.下列哪种学习方法可以获得学习材料后的最佳保持?()A.仔细而缓慢阅读B.进行过度学习C.死记硬背D.学习完立即休息5.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的选举,如果发生违反党章的情况,()在调查核实后,应作出选举无效和采取相应措施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A.上一级党的委员会B.上一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C.党的委员会6.()学派认为心理问题的成因是由童年的经历和创伤引起的。A.精神分析B.行为理论C.人本理论D.认知理论7.一个考试作弊的学生,为了减轻由此带来的自责而相信同班大多数同学在作弊,这种防卫机制称为()A.转移作用B.幻想作用C.投射作用D.否认作用8.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根本原则是()A.方向原则B.求实原则C.民主原则D.渗透原则9.在几种重要的学习理论中,“认知一结构”论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布鲁纳C.奥苏伯尔D.苛勒10.在交往中对于可能引起喜怒哀乐或与人家共鸣的事情无动于衷,或“喜怒不形于色”。这是()A.情绪情感反应过于冷漠B.情绪情感反应过于强烈C.自卑D.嫉妒11.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地形成()结构。A.认知B.人格C.文化D.学历12.《为人民服务》一文的作者是()A.刘少奇B.周恩来C.毛泽东D.邓小平13.袁隆平说:“我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句话说明()。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14.()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他认为,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导致了事物的结果,从而使个体产生相应的情绪行为反应。A.系统脱敏疗法B.厌恶疗法C.理性情绪疗法D.森田疗法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可能发生质变B.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D.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定限度的16.心理辅导会谈中,当发现受辅者前后所说内容不一致时,向他提问,以协助他弄清自己的真实感受,这种方法称之为()A.澄清B.询问C.面质D.倾听17.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更因其以学生为主体而在育人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关于学生社团的主要作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①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②有利于繁荣校园文化③有利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④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8.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许和表扬而努力学习的内驱力或动机,称为()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胜任内驱力19.高校课程类型的划分维度不合理的是()A.必修课一选修课B.理论课一实践课C.通识课一非通识课D.显性课程一隐性课程20.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A.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B.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C.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D.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21.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在中国古代的教育发展上主要表现为()A.私塾教育B.六艺教育C.书院教育D.学堂教育22.()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A.全面深化改革B.改革开放C.和平崛起D.经济建设为中心23.学生干部应怎样产生?()A.学生代表民主竞选产生B.老师代表酌情选择产生C.现任学生干部推荐产生D.学生推荐老师选择产生24.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要以()为主,面向全校学生,通过个别面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