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生本课堂“五忌”湖北襄阳市保康县熊绎中学周涛QQ:249296821电话:18186270326生本教育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该理念下,“先学后教,学案导学”模式在各学科课堂中采用,但是,在物理生本课堂实践中,也存在一些误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一、忌重视课堂模式忽视生本理念生本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由关注教师教转向关注学生学,教师备课要围绕学生如何学设计,不是一种模式,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生本教育没有具体的模式”。至于课堂是学生讲还是老师讲,到底是学生讲的时间多还是老师讲的时间多,是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或者是在某一部分内容进行先学后教都要联系实际,根据课型和内容而定,不能一刀切。例如在物理概念课中,八年级《功率》一节,我们设计导学案要围绕如何让学生通过类比速度概念得出理解功率概念,而不是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填什么叫功率、公式、单位等。二、忌重视合作学习忽视独立思考在平时教学中,一到讨论,组内成员都说个不停,很多同学自己根本没有经过思考只在听别人说,这样长期下去,势必会出现严重学习惰性。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使每个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三、忌重视课堂预设忽视动态生成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预设”非常充分的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却也常常会“卡壳”。如果教师过分地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了动态学案的“生成”,就会使学生深陷在“预设”的巢臼里。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教师应该以变化眼光来看课堂教学,不拘泥预设,以学定教,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提高发展的有利资源,迎来未曾预约的精彩。例如我在讲解摩擦力时,学生列举摩擦力应用时提到冰壶运动,虽然书本有插图,但是通过学生疑惑眼神我得知学生对冰壶运动很陌生,这是我未预料的,于是我马上通过网络搜索冰壶比赛视频,学生直观感受后不需解释明白冰壶运动刷冰是减小摩擦。四、忌重视知识结论忽视科学探究学生在自主预习中很容易找到物理规律和结论,如果教师忽视物理规律和结论的得出过程,忽视实验和探究,这样就违背物理课程标准。科学探究与生本课堂并不矛盾,是生本物理课堂主要学习方式,教师要在生本理念下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教师要围绕学生如何完成自主探究设计导学案。五、忌重视优生发展忽视个体差异生本课堂的交流展示中总是部分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其他学生可能由于个性和准备不充分等其他原因,乐于做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久而久之,班上形成了两极分化,课堂讨论失去其原本意义,生本教育为了一切学生目标难以实现。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内容和难易度,让全体学生参与交流展示,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发展。为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师提问也要面向全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