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表现人物的方法。关于小说小说: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情节: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红楼梦》《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曹雪芹曹雪芹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就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曾祖母还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康熙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住在曹寅的江宁织造署内。曹寅还奉命经常以密摺向康熙报告当地政治情况和大官僚的动态。因此,在康熙朝,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曹寅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自己又能写诗填词谱曲。曹雪芹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这种家庭环境是不无关系的。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父亲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曹雪芹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饫甘餍肥”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顾。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的基础。曹雪芹与脂砚斋提到《红楼梦》必然会涉及到脂砚斋。脂砚斋不但是个批注者,而且还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他深知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底里,他的批注往往是关注全书,在《红楼梦》后半部失传的情况,现在人们推测后半部的情节,很多是根据脂砚斋的批语。另外,脂砚斋对《红楼梦》里所描写的各种事件都有着很深的感触,里面所写的事件可能是脂砚斋所亲身经历的,因此往往会情不自禁的“大哭”,“痛哭”。他还让曹雪芹删去了部分情节。但是,脂砚斋是谁,到现在人们也弄不清楚,甚至有人怀疑他是《红楼梦》中史湘云的原型,现在人们大致能确定的是,脂砚斋极可能是曹雪芹的一个长辈。总之,脂砚斋的批语是研究《红楼梦》的极有价值的材料。后半部与后人续书据研究,曹雪芹基本完成了对《红楼梦》的创作,在他逝世时在留下了加工修改补充工作。后半部可能共三十回,根据前八十回的预示和脂砚斋的批语,后半部的内容大致有:狱神庙茜雪慰宝玉;林黛玉愤作十独吟;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卫若兰射圃识麒麟;甄英莲香魂返故乡;青埂峰下重证前缘;警幻仙姑归揭情榜等。后半部的书稿有可能是被人故意毁去,然后再重续偷天换日的后四十回。《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史湘云秦可卿李纨妙玉双玉读曲黛玉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