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自然的语言》农谚VIP免费

《大自然的语言》农谚_第1页
1/25
《大自然的语言》农谚_第2页
2/25
《大自然的语言》农谚_第3页
3/25
农谚“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三月种豆清明前,二月种豆清明后•清明节一般在每年阳历的四月五日,如遇闰年也只差一天,但阴历有的在二月,有的在三月。种春大豆一般是在清明节前,最迟也只能拖至清明后四、五天,再拖下去就种不好。芒种雨,日曝路•芒种那天下雨,夏收时就不会遇到淫雨,收成就一定会好。“日曝路”是晴天的意思。雨落四月八,果子有花无荚•四月正是各种果树开花的时期,如果连续下雨,就会影响蜜蜂传粉,造成有花无荚(无果)的后果。四月初一雨,车咿咿;四月初二雨,车架起•农历四月是春耕最紧张的时候,需要雨水,即使初一下雨,还不能保证是否继续下雨,所以必须用人力水车来车水,要是初二后连续下雨,就可以把水车架起不用。水车是一种木制的抽水农具,有脚踏和手摇的,随着抽水机的普及,现此农具已停止使用。因水车在转动时发出“咿咿”的声音,故言“车咿咿”。五月十九有雷,番薯旺•农历五月十九俗称蕃薯王生日,此时如有雷阵雨,番薯长势就会旺。六月“倒湖”,花生烧土•农历六月,如果雨水过多,花生就不能结实,只能作为肥料。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莆田夏季插秧,平原在大暑前后,山区在立秋前后。此言意为在生产季节骤转关头,大家要努力加油赶季节。末伏立秋齐,田种再翻犁•夏有三伏,初伏是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起,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此言是指末伏与立秋同日,节气不合,所以田种了,还要犁翻再种。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立秋之后,稻作物生长正需要大量的水,这时如不下雨,谷物就要枯萎栽菜惊八大•八月大,据说地气不合于栽菜。端阳牛吃露草,越吃越吼,只怕长吃烂草这是从端阳湿气重来推测今后会多雨,造成六月“雨涝”,稻草不易晒干,且易烂草。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意亦然•端阳下雨,一般接下会连续下雨,对夏收夏种有利;芒种时节下雷阵雨也是丰产的征兆,因为此时农作物需要水,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甘薯需水灌溉。九月立冬开始动工,十月立冬满洋空•立冬是秋收冬种转季生产的一个繁忙时节,立冬在阳历十一月七日左右,每年不会相差很远,如以阴历来算,有时在九月,有时在十月,莆田大多在立冬前后割晚稻,如果立冬在九月底,那么在九月中还有一部分迟熟的未割,十月初立冬算到十月底,则到处都割完了晚稻。“满洋”指莆田南北洋平原产粮地区。正月初九寒,早秧多满田;正月初九好,早秧无处讨•农历正月初九那天如果天气寒冷,以后多雨,有利于秧苗生长;如果那天气候暖和,以后缺雨,则不利于秧苗生长。正月初一早,壶山缚腰,秫谷丰收•壶山缚腰指山腰有云雾,是有雨的征兆,因为秫谷需早插,且喜雨,所以农民在开春时盼望春雨的来临。二月春分,种子头春•春分时节,气候转暖,各处农作物大约都在这个时候陆续播种。清明谷雨,大小麦无熟也“厄”(会)死•清明谷雨时节,大小麦最忌晦雨天气,要是连月不开,就会严重影响大小麦的生长和收成。•谚语积累•春雷响,万物长。•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麦怕清明连夜雨。•夏雨稻命,春雨麦病。•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一阵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自然的语言》农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