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学习型班集体建立”现场推进会汇报材料建立“学习型班集体”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构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的之一,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校作为传播知识和传承文明的最主要的组织,毫无疑咨询,应该领先垂范,成为学习型组织。班级是学校构成的根本单位,把班级建立成学习型集体更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目的,有利于实现人们所期许的以提高生命质量为追求的教育价值。我校自2006年下半年起对“学习型班集体”建立进展了一定的探究与实践,现汇报如下。一、“学习型班集体”建立的认识建立“学习型班集体”是当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一种具有前瞻性、先导性的科学理念,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开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一种新的要求。将这一理念付诸于学校教育的实践、将这一要求表达为教育改革的内涵,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尝试,需要加以系统的考虑和研究。1.建立“学习型班集体”的价值取向“学习型班集体建立”的价值取向,换言之,“学习型班集体”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学习才能和终身学习理念的一代创新型人才,以满足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新需要。为此,我们确定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理念为开展目的。2.“学习型班集体”的方式从整体上来审视我们的学校教育,不难发觉,现有的班级方式不断停留在浅层次的自然组合状态,仅仅是为了方便组织教学和学生学习而构成的空间意义上的班级。而“学习型班集体”追求的是“促进学生成长,提高生命质量”,注重班级群体智力的提高,而不只是班级学生的学习活动。因而必须纠正对“学习型班集体”存在的认识上的偏向,即认为学习型班集体确实是人人都在学习的班级,将班级的学习完全等同于班级成员的学习。事实上,班级作为一个“群体”的学习和其成员的学习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的学习主体是班级组织,而后者则是个人。个人学习仅仅是组织学习的基点,还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活动,才能将个人智力转化为组织智力。学习型班集体尽管也强调个人学习,但更注重通过团体合作来引起班级成员知识构造、思维方式、学习技能、行为习惯等心理和行为要素,朝着有利于学生个人不断完善的方向开展。二、“学习型班集体”建立组织施行1.宣传发动2007年上半年,我校成立了“学习型班集体”建立工作领导小组,把“学习型班集体”建立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作为新学期学校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邀请县教育局普教科的同志为全体老师做了题为《关于学习型班集体建立的学习与考虑》的专题讲座,协助老师认识到“学习型班集体”与班级的主要区别以及建立“学习型班集体”的重要意义,先从思想认识上牢牢树立新标杆,为推进工作打好理论根底。2.建立“学习型班集体”建立学校治理系统学校着力从“制度保障”、“指导实践”、“总结推行”、“考核评比”等4个方面推进“学习型班集体”建立,出台了“学习型班集体”评选细则,将“学习型班集体”建立与班主任考核、文明班级评比挂钩,作为评选镇优秀班主任和推荐参加县优秀班主任评选的重要条件,在全校营建了浓郁的创立气氛。3.组织开展“学习型班集体”建立大讨论。通过班主任例会、论坛等,组织老师围绕班风班纪的制定、班级文化建立、学习型小组建立等进展研讨,通过讨论,我校的班主任认识到:在价值取向上,不仅要对学生六年(小学)负责,更要对学生六十年负责,要努力培养能充分习惯知识经济社会挑战的、具有可持续学习才能和终身学习理念的一代新人;在详细操作上,要尽力促进学生个体充分、和谐、自主、个性化地开展;在治理方式上,要充分表达方法和途径、内容和方式、目的和手段的丰富性和多元化。4.考核评比。学校制定了“学习型班集体”评比方案,有考核标准、考核细则、奖励方法,一学期评比一次。5.推出典型。今年上半年第一次评选,评出6个“学习型班集体”,并组织班主任在全体班主任会议上介绍经历,使大家学有典范,赶有目的。他们理性的考虑和制造性实践让人耳目一新。三、“学习型班集体”建立的实践1.制定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