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kinetics))掌握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概念;首过消除、肝药酶诱导/抑制及肝肠循环的概念零级消除动力学及一级消除动力学的概念、特点稳态血药浓度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利用度的概念教学基本要求熟悉药物跨膜转运方式和影响因素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再分布、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生物转化:药酶抑制剂、药酶诱导剂消除速率常数、清除率、负荷量教学基本要求4WhydoweneedtoknowPK?Optimizedrugtherapytoobtainapredictableresponse!1.Drugofchoice2.Howmuch3.Howoften4.Forhowlong5•药物体内过程机体对药物的处置(disposition)–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生物转化–排泄(excretion)•体内药物浓度(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规律研究内容6结合型药代谢产物作用部位结合游离组织结合结合游离游离型药吸收排泄生物转化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体循环7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一、药物在体内的跨膜转运方式•滤过(filtration)•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载体转运(carrier-mediatedtransport)•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8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简单扩散载体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细胞膜主要由脂类(磷脂、胆固醇与糖脂)和蛋白质组成。9简单扩散滤过载体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10(一)滤过(filtration)定义:亦称水溶性扩散,直径小于膜孔的水溶性的极性或非极性药物分子,借助于膜两侧的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通过细胞膜的水性信道由细胞膜一侧到达另一侧,为被动转运方式。如肾小球滤过。多数细胞(如结膜、肠道、泌尿道)水性信道值很小,只允许分子量小于100~150道尔顿的药物通过。多数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孔隙较大11毛细血管内皮孔道40Å以上,除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溶质均能通过12(二)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绝大多数药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也称被动扩散(Passivediffusion)。是药物转运的最常见、最重要的形式。定义:指非极性药物分子以其所具有的脂溶性溶解于细胞膜的脂质层,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13简单扩散过程•1、药物首先分散在水相(利用水溶性)•2、进入脂层(利用脂溶性)•3、从脂层通过扩散进入膜的另一侧•4、当可跨膜转运的药物分子在膜两侧浓度相等时达到动态平衡14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Passivediffusion)脂溶性物质直接溶于膜的类脂相而通过特点:转运速度与脂溶度((lipidsolubilitylipidsolubility))成正比顺浓度差,不耗能。转运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转运速度与药物解离度(pKa)、体液pH有关–分子极性是脂溶性的决定因素膜两侧药物浓度差是转运动力15(三)载体转运•定义:跨膜蛋白在细胞膜的一侧与药物或生理性物质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在细胞膜的另一侧将结合的内源性物质或药物释出。•特点:–选择性(seletivity)–饱和性(saturation)–竞争性(competition,竞争性抑制)16摄取性转运体(uptaketransporter)外排性转运体(effluxtransporter)血管侧血管侧胆管侧胆管侧P-gpⅠ相代谢Ⅱ相代谢药物转运体17(三)载体转运1.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特点:–耗能–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转运2.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特点:–不耗能–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转运–属被动转运18•定义:大分子物质通过膜的运动而转运,包括胞饮和胞吐–胞饮(pinocytosis):又称吞饮或入胞,某些液态蛋白质或大分子物质可通过生物膜内陷形成吞饮小泡而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如垂体后叶素粉剂,经鼻粘膜给药吸收–胞吐(exocytosis),又称胞裂外排或出胞,指将某些液态大分子通过胞裂外排或出胞,从胞内转运到胞外的过程。如递质的释放。(四)膜动转运1921二、影响药物通透细胞膜的因素(一)药物的解离度和体液的酸碱度(二)膜两侧药物浓度差(C1-C2)、细胞膜通透性、膜通透系数(脂溶度)、膜面积和厚度(简单扩散)(三)组织血流量(四)细胞膜转运蛋白的量和功能22pH对简单扩散的影响•大多数药物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有离子型和非离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