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真充满数学课堂——如何将游戏运用于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类型:论文学校: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城第一小学姓名:魏丽娟时间:2011年12月电话:13609366242邮编:730060让童真充满数学课堂——如何将游戏运用于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兰州市西固城第一小学魏丽娟“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体验知识,获取知识,深化理解呢?小学生年龄特征表明,有趣、好玩的东西永远是他们所爱好的,尤其表现在低年级学生。数学活动教学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而游戏是数学活动中的一种活动设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创设好的情境,还可以通过有趣味性的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轻松,很自然的在游戏中和谐愉悦地接受知识。那么,如何才能运用恰当的游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点进一步诱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游戏这一活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动力,使学生自始至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游戏活动,在学中玩,玩中学。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明白了算理,并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学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明之师之所以高明,就是在于请到兴趣这位老师。”知识不能单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应由学生在探索、体验的过程中去习得。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要让学生作为主体,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全身心参与课堂教学,在游戏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实现主动发展。课堂练习的形式要活泼多样,注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火车,快速抢答等小游戏,使课堂教学充满童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得到主动发展。三、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儿童认知的发生、发展规律来看,儿童知识的构建是一种心理与环境的“协同作用”。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渗透了大量的生活元素,把原来枯燥乏味、呆记死背的教学内容融入了生活现实,特别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例如,为了提高学生口算能力,达到口算正确熟练,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来实现。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持久性差等特点,有意设计安排一些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如通过“开火车”来激发学生口算练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口算技能。四、教师葆有童真,课堂充满童趣。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一年级的同学更是难上加难。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所以,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就要保持一颗童真的心。要把自己看作学生队伍中的一员,想学生之所想,开启学生的智慧,引导他们发展。童年的数学应该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老师应该让孩子们意识到数学虽然抽象,但也跟他们习惯了的童话故事一样充满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只有激发起孩子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才会真正使他们爱上数学,走进数学!这种启蒙教育对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甚至对他们整个人生的学习阶段都会起到极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游戏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唤起全部学生的兴趣,才能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和巩固知识,并且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