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快乐体育”广西平果县马头镇初中:唐育康体育本身就是一种高级游戏,玩这种游戏的人应该是很愉快的,而我们的体育教学中有大多数的学生并不喜欢上体育课,其原因是什么呢?值得我们探讨。快乐体育教学以发展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主。这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求。这种教学模式是要从传统的讲授式、单向传授式转变到启发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上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间互动、互助、互学的过程,也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充分地掌握教材的内容,备好每一节课,要求教师有责任心,由于是快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利益、要求、兴趣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要做到松紧适度,放中有收,收中有放,让学生充分地享受快乐体育的乐趣。1、快乐体育教学的基础特点快乐体育从方法角度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老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教师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的“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因此,在实践中,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扩展了其体质、个性、能力的自由空间。它的口号是“主动学习,愉快发展”。2、快乐体育教学的实施原则2.1、教育性原则:要以“乐学”为支撑点在学生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2.2、趣味性原则:“授之以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2.3、情境性原则:把教学活动置于一种贴近生活,使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快的自然情境之中。2.4、激发性原则:想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达成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目标。3、快乐体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3.1、情感驱动: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从情感教学入手,以自己对学生、对教材、对教学活动的热爱来激发学生们勤奋学习,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3.2、协同教学:运用协同论的原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真正上重视教与学绪要素之间的参量配置协调,同步与互补,以形成体育教学活动协同高效的运动机制,使体育教学的整体动能得以放大、增殖。3.3、评价:由口头的形成性评价和激发性评价组成,是一种即时的教学反馈具体运用,形成性评价要及时准确,激发性评价要适时并保持较高的频率;要有效实用;要避免超负荷;要强调多项性。3.4、快乐体验:主要指快乐的运动体验与成功体验。在教学中不同的体育活动所独具的乐趣。实践中应强调教材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情知交融”,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们的学习在“我要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强调非同步化教学,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力求使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自我实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