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六年级学科:数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课型准备课+展示课使用时间:2013年5月日星期主备人:潘喜定学科组员:韦莹潘喜定覃爱佳张慧吴美英何素萍潘月慧左新闹覃祖禘唐于琇学科组长:左新闹【教学目标】1.了解寄信买邮票的过程。2.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3.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方法。难点:理解不同邮件的资费的标准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预设点拨问题课前预习学生记录预习内容,明确预习的要求。教师布置预习要求。预习课本页。收集了解有关邮票知识。一、导入新课2学生倾听。同学们,你们寄过信吗?见过邮票吗?邮票有什么做用?学生介绍课前收集了解到的有关邮票知识(学生可出示一些邮票,事物投影展示)邮票很有收藏价值,很多人也喜欢集邮。一些普通邮票,面值种类齐全,可适用于寄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1.本埠资费外埠资费信函首重100克内,每重20克(不足20克按20克计算)本埠资费0.80元,外埠资费1.20元续重101克---200克每重2000克每重100克(不足100克按100克计算)本埠资费1.20元,外埠资费2.00元。2.确定信函资费的两大因素:一是信函的目的地是本埠还是外埠;二是信函的质量。探讨的重点问题:1.探究确定每封信函二、明确目标1学生了解课堂学习任务,齐读学习目标。教师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不同邮件的资费的标准。2.掌握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方法。三、小组学习+展示25(一)学生明确操作要求,进行操作活动和探究学习。(小组)小组展示。(小组)(二)探究学习。(小组)汇报交流。(一)教师布置操作任务:小组合作(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确定每封信函应付的邮资:1.课件出示:小明已经上六年级了,他要给本市的一位好朋友写一封不足20g的信,要贴多少钱的邮票?要知道贴多少钱的邮票?必须要了解相关的资费标准。2.课件出示资费标准(学生讲解“计费单位”和“资费标准”的含义)本埠资费外埠资费信函首重100克内,每重20克(不足20克按20克计算)本埠资费0.80元,外埠资费1.20元续重101克---200克每重2000克每重100克(不足100克按100克计算)本埠资费1.20元,外埠资费2.00元。预设:小明他要给本市的一位好朋友写一封不足20g的信,要贴0.80元钱的邮票3.课件出示小明的爸爸在深圳工作,他很想念爸爸写了一封45g的信,他要贴多少钱的邮票?预设:他要贴1.20x3=3.6元钱的邮票。教师追问:根据刚才的活动,你知道确定信函资费的主要条件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预设:确定信函资费的两大因素:一是信函的目的地是本埠还是外埠;二是信函的质量。(二)探究合理的资费方式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能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要知道能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先知道什么?(看有那些可能的资费)1.课件出示资费标准表格(学生根据资料填出)本埠,外埠资费标准表格.2.学生讨论:以上那2些资费可仅用80分和1.20元邮票支付,那些不能?预设:4.0元,4.80元,6.0元不能仅用80分和1.20元邮票支付。教师追问:如果最高的资费是6元,那么用3张邮票来支付时,面值最大的邮票是几元?可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学生分组设计思考)预设:增加的邮票面值为2.0元、2.4元、4.0元追问:为了方便机器检信,邮政局规定一封信函最多可贴4种面值的邮票。如果小明的信不足400g,想最多只4种面值的邮票,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3.思考:⑴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