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案胡志英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一、根据阅读提示导入新课。二、提出要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再读课文,想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划书中的句子回答。)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2.小组合作探究。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4.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5.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6.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6.教师小结。四、再读课文。1.朗读课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2.小组合作讨论补充的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是的”“不错”“对极了”等,积累运用语言。3.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及不足。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六、板书:左脚跛脚印左浅右深观察找骆驼左驮蜜右驮米路上左蜜右米思考缺颗牙树叶有牙齿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