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初毕业。在《萌芽》月刊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80年代初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40余部,有多种著作在台湾和国外出版。他写的《雨中》一文收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一册。课文是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文。文学卷共分四卷(散文卷、小说卷、诗歌卷、戏剧卷),共200万字,由赵丽宏主编。序文写于1997年春季。这套文库2000年已出版。文库中,除文学卷外,还有艺术卷、社会卷、科学卷。学习目标:•1.树立本文结构思路,能品味优美语言;•2.学习并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1.题目“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为”字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着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一扇门”告诉读者,这只是无数门中的一扇,世界大着呢,但作者要为你打开的正是无数关闭着的门中特定的“一扇”,即文学这扇大门,可见这扇门是何等的重要。2.用“门”来比喻某一领域的入口,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总起来看,“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字面意思是:为青少年打开某一领域的入口,深层意思是:让青少年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文学这一领域的无限风光。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段?•2、怎样才能打开“世界上无数关闭着的门”?•3、本文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读准字音:1.诠释quán2.憧憬chōngjǐng3.裨益bì4.潜移默化qián5.广袤mào课文节选了5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由门谈起,引入话题。第二部分(第3、4段)论述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第5段)激励人们走进文学的大门。这是一篇书序,作者凭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向读这部《文学卷》大书的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课文用散文诗式的语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激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1.运用比喻,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2.亲切的语气,真挚的情感。3.词汇丰富多彩,用语灵活多变。课本是学习的帮手,但不能迷信,要学会思考。请同学们根据课文中的描绘及词典上的解释谈自己对文学的理解与感想。它可以是一片明朗的天空,一汪湛蓝的大海,一野碧绿的草原,一座高耸的大山,它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认识真、善、美,了解假、恶、丑,理解真知灼见,感染纯洁淳厚,认识生活,走向未来………好书推荐《童年》《名人传》《朝花夕拾》《汤姆·索亚历险记》好书推荐好书推荐少年天子,戏剧化的一生,看他如何从励精图治充满活力的英雄少年,变成逃避现实的出家僧侣。充满传奇色彩的悲剧人生,令人扼腕叹息。《抉择》以敢为人民代言和张扬理想称著,这部深刻揭示矛盾的反腐力作被改编成多种文艺形式,其中改编成影片《生死抉择》上映后轰动一时,惊动高层。以上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现在我们学习标题的比喻手法,为“书”、“理想”、“爱”等内容拟一个明白生动形象新颖别致的标题。书------窗口、眼睛、阶梯、朋友理想-----生命、风帆、航灯爱--------阳光、春雨、星光拓展:我们如何打开语文之“门”?课前课上课后预习研习运用初懂学活创新让我们摸索规律,共同铸造一把钥匙,打开语文之门。作业:仅仅能读通课文是不够的,我们对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请你谈谈你认为哪些地方作者写得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