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济水西街成云艳一、说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45—47乘法的初步认识二、说教学准备CAI课件、圆片、铅笔一包、药品外包装盒等三、说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1、目标的确定:乘法的初步认识是数与代数内容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与老教材的处理有着较大的改变。人教版的实验教材中,乘法的意义是从现实生活背景中引入的,因为生活中存在许多相同加数相加的事实,所以引进乘法的运算。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是从相同加数中感悟的。对于“用乘法算式表示真简便”则安排在第二课时。本节课虽然是学习乘法的起始课,但他们在生活各个渠道中经常接触到乘法,或多或少获得了有关乘法的一些知识,这些都为学习乘法作了有力的支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会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感受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2)通过对乘法的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在理解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基础上认识几个几相加,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2、教学策略的选择:本节课努力建构“问题情境—建构模型—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学生发展来构想,紧密联系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例,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讨论、交流比较等多种活动中,主动学习,体会乘法的的意义。最后通过运用乘法的意义对生活例子进行解释和应用,让学生进一步加1深对乘法意义的体会。教学尽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四、说教学过程一、引入1、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运算—乘法,(板书:乘法)你们听说过或看见过乘法吗?关于乘法,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可能有下列的回答:生1:我知道乘法里的乘号是打个“×”。生2:我知道2×3=6……教师说明:你能把这个算式写下来吗?(指名写出算式)谁能把这道算式读一读。教师指出“×”就是乘法中的乘号,在乘法中读作“乘”。让全体学生读一读。同时让学生再举这样的例子,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备选】若学生没有提出乘法算式,认识乘号、乘法算式的读写放在理解乘法的意义后进行教学。3、师:同学们对乘法已经有一些了解,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继续来学习有关乘法的知识。(补充课题:的初步认识)开门见山地揭示课题,直接进入新知学习,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及时了解学生真实地学习起点。从而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二、展开(一)新课教学1、创设情境:同学们,去过游乐园吗?今天老师也带小朋友们一起去游乐园,让我们从生活中去认识乘法。(课件出示修改后的主题图)游乐园里人们都在玩什么?你能列算式来表示参加各个活动项目的人数2吗?2+3+43+3+3+32+2+2+2+2+24+4+4+4+4如果有学生提出乘法计算,如:2+2+2+2+2+2用2×6表示,教师则根据学生的生成的情况进行教学乘法意义。通过主题图,让学生感悟到小朋友是几个几个在一起玩。注重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学习内容置身在现实背景中,而不是孤立的、生硬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新知教学(1)你看到这道算式有什么问题要提?教学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6是哪里来的?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等等。根据学生生成调整教学进度,要根据乘法的意义关键性问题展开教学。【备选】如果学生没有提到有关乘法意义的问题,则由教师自己提出。能说说6表示什么意思?2又表示什么意思呢?那2×6表示什么意思?同桌相互说说,并请几名学生回答。教师说明:2+2+2+2+2+2可以写成2×6,还可以写成6×2,表示有6个2相加。【备选】如果学生没有出现用乘法表示,乘法算式结合求摩天轮总人数时进行教学,在求摩天轮时出现很多的相同加数时,让学生自行感悟,从而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