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老师、校长”不同时代的共同追求和众多同龄人一样,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小学时光,从没经历过留守也没尝试过现在城里小学生的那些课后学习“资源”,不用无休止的参加补习班。每天也就是写写作业,然后就参与到劳动中去了,课后的时光就是在各种活动中度过了,比方说:“打仗游戏(应该是最好的体验式教育)、自制玩具(弹弓、滚铁环、弹盘车;最好的创造力教育)、立足本镇的一些游玩(春游、秋游;最好的自然和爱的教育)、还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每年还要在忙假的时候参与家中的劳作(技能教育),同时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积极参与(很好的交流和沟通教育),同时在家庭中还有严厉的父亲,不时的监督与督促。我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长大,虽然我们那时候没有条件学舞蹈、器乐,所以我就特别的渴望和喜爱音乐。此后就一路走到师范院校,按照现在的教育评价水平我是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所以我庆幸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让我有了机会得到我们今天一直追求的综合发展。2001年在从事教师工作以后,怀揣着对教育的一腔热血,就一直在最边远的学校任教,一开始每周25节课,不带早午自习,满满的一天,除了学校的语文数学是大家分担的,其他的体育、美术、音乐都由我一人承担,全校120名学生,一次性的上大课。学校的教室几间土坯房、教育教学的设备是什么都没有。自己依然满心欢喜、干的超级有劲,老师上课就是一张嘴、一支粉笔,就在这种环境下我和几位老教师一起动手开始了校园改造,美化校园时的花坛是老师自己修砌的、花是学生自己带的,就这样一砖一瓦的改善校园环境;没有体育设备,就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用山上的草绳做跳绳,用自己的巧手做沙包做教具,就这样一点一滴的改善教育设备;学校的管理所用的各种各样的表册就是利用复写纸一张一张的画出来,就在这样环改变中,学校的环境变美了、孩子的脸上笑容多了、老师的心里乐了。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在讲韩国的免费教育、讲美国的现代教育技术,那种情景和老师当时的眼神,流露出的都是羡慕。2003年开始从事学校的管理工作,慢慢的更多的接触到教育政策层面上的东西,更加了解到了发展现代教育的迫切性与如何做好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从2005年国家开始实施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而后逐年拓宽,最后彻底的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而后随着改革开放,国家逐步增加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发生了质的飞越,我现在的学校就是从最早的幻灯机到电化教学再到多媒体教学一路发展,从陕西省95开始,然后十五,十一五,都是从教育技术入手,来加强和丰富教学手段,从我95年小学毕业再到我国实施免费教育和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今年,才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我们的进步是巨大的。但是反观现在的教育,在质的问题上我们还要不断努力。我们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但是和我小时侯比孩子的小学时代好像少了很多的乐趣,各种各样的规定,让教育多了束缚,我们教育孩子要爱祖国爱家乡,但是孩子从未上过自己家乡的山头,感受过自己家乡的美。我们要求孩子全面发展,但是从不让多做一点和“学习”无关的事。现在的孩子除了动画片,就是偶像剧;要不然就将大把的时间放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所以孩子只是会考试,失去了与自然的亲近。教育由只注重了“授业解惑”,而放弃了教育的本真“传道”。而且孩子在“授业解惑”期间未曾感受到快乐,也就失去了兴趣,那就出现了一个被外界压力推动着的一部机器,一部没有动力的,只会考试的机器;也是一部不会休息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还会不断加速的机器,如果这是一俩汽车,要是那个时间节点上,方向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今年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才会有了“立德树人”要求。我怀念曾经的学生时代,我享受现在的身为人师的时代,同时我也向往教育的美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