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问题导学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验方案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力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对教学建议中指出:“活动应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言语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2.如今我们已进入了21世纪,人类也面临新的挑战: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如何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大课题,当然教育改革,教育理念更新也在其中。时下,我区教育局正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实施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倡导学生要主动参与学习,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去学到知识、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当前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3.在全区英语学科常态课调研活动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当前在我区初中生学习习惯普遍不是很好,特别是一些乡镇的学生学习习惯差,不主动预先学习,课后也不复习,学生单一地、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和书本的知识。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学生英语能力的发挥,而且直接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过早出现两极分化。(2)英语教学的多数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严重,他们读书时接受传统的教学,毕业后照搬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育他们的学生;同时,也受教学条件的制约,导致教师过于强调让学生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3)在教学目标上,过分重视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弱化语言的运用能力,难以形成有效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受到阻碍;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重视讲解,忽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积极性的激发;在课型呈现形式上,教师多采用语言知识课、语法讲授课等课型,在结对活动和小组活动人为缺省或走过场,实践型的课型缺乏。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必将使我区的英语教学得到健康、高效、迅速的发展。(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故而,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1“问题导学合作探究”高效课堂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进行英语教学是创新学习的重要理念;也是新课标教学的需要。在初中学科英语教学中如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形成系统有效的实践操作方式和策略,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时意义和深远影响。(三)课题研究的价值通过对“问题导学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其价值:1.模式要依附于课堂教学,又服务于课堂教学,使这一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同时,借鉴现有的理论经验指导教学,促进教学,使二者相辅相成的发展与完善。2.通过实施“问题导学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来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使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开发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享受素质教育。3.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一模式,来发挥教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