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冲刺直击高考第一部分专题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新人教版"(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某同学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观察到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可能原因是()①无水乙醇加入量太多②未加CaCO3③未加SiO2④使用放置了两天的菠菜叶⑤只画了一次滤液细线A.2种B.3种C.4种D.5种解析:选D无水乙醇加入量过多,造成乙醇中的叶绿素含量浓度小,导致色素带颜色浅;不加CaCO3,研磨时会使叶绿素遭到破坏,提取到的叶绿素少,导致色素带颜色浅;未加SiO2导致研磨得不充分,使色素带浅;菠菜叶失绿,导致色素带颜色浅;画滤液细线次数少,导致色素带浅。2.(·衡阳六校联考)“”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甲乙丙丁丙酮-+++水+---CaCO3++-+SiO2+++-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③②①④解析:选B由表可知,甲同学加的溶剂为水,而不是有机溶剂丙酮,色素不溶于水,因而提取不到叶绿体中的色素,所得结果应为②;乙同学的操作正确,结果应为④,即自上而下依次出现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且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较多;丙同学尽管使用了有机溶剂丙酮,可以提取到色素,但由于未加CaCO3,叶绿素可能会被破坏,因而下边的两条色素带比正常的窄,结果应为①;丁同学未加SiO2,可能研磨不充分,导致各种色素的提取量均少于正常水平,结果应为③。3.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逐渐增大,地表紫外线照射量增加,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分析,植物短暂暴露在高紫外线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明显受到抑制的原因主要是()A.光合作用酶受到破坏B.囊状膜受到破坏C.暗反应受抑制D.DNA受到破坏解析:选B“”从题干中的信息高能量紫外线能够破坏脂质可知,高能量紫外线能够破坏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从而影响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4.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碳元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运行:在供给小球藻?4CO2后的60s内,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以层析法分析细胞代谢产物。发现7s后的代谢产物中有多达12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5s内的代谢产物大多集中在一种物质上,该物质是()A.1,5二磷酸核酮糖(五碳化合物)B.ATPC.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D.葡萄糖解析:选C在光合作用中CO2中C转移途径是CO2→C3→有机物。5.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含量的变化将会是()A.a上升、b下降B.a、b都上升C.a、b都下降D.a下降、b上升解析:选B分析题图可知:a、b代表[H]和ATP,c代表CO2。在暗反应阶段,CO2供应突然降低,则C3的含量降低,[H]和ATP的消耗速率减小,因此总体来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H]和ATP含量会相对上升,即a和b的含量都会上升。6.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安装成如下图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解析:选B“”根据实验目的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则应对其创设无氧环境,充入N2是制造无氧环境;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鉴别CO2而不是酒精,且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为防止马铃薯块茎上杂菌呼吸作用对实验有干扰,实验前需对其消毒检验CO2也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7.(·合肥二模)为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将有关检测结果绘制成图乙。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一定量的检验试剂。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验发酵产物酒精需向①号试管中滴加含重铬酸钾的浓硫酸B.设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