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此实验说明了什么?材料1动动脑筋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有边界系统的边界——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细胞膜等渗状态等渗状态正常形态的红细胞吸水后胀破的红细胞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1、选择材料:2、实验原理:3、实验过程猪成熟的红细胞红细胞吸水胀破4、观察现象:注意比较加水前后视野中的变化5、用离心从混合液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细胞膜②体会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①体会临时装片制作的注意事项③如何将盖玻片下的生理盐水换成蒸馏水?重温科学家对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探索历程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9世纪末,欧文顿经过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细胞膜细胞膜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9世纪末,欧文顿经过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欧文顿的推论是否正确?细胞膜中除了含脂质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成分呢?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那么,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膜的呢?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为连续的两层!那么,蛋白质又位于脂双层的什么位置呢?亲水头部疏水尾部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科学家用它来观察细胞膜,59年,罗伯特在电镜下观察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959年,罗伯特森大胆提出生物膜的“三明治”模型: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静态刚性结构。质疑:细胞膜的复杂功能难以实现!那么,细胞膜是不是动态弹性的结构呢?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蛋白质分子磷脂双分子层糖类细胞膜结构示意图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质(磷脂最丰富)大约占50%蛋白质大约占40%糖类大约占2%—10%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膜的结构决定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C.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2.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C.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基础训练CB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你能解释“染色排除法”的原理吗?拓展题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染色剂无法进入细胞内,所以活细胞不会被染色;当细胞死亡后,细胞膜随之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染色剂进入细胞,细胞被染成蓝色。根据细胞是否被染色来细胞是否具有活力。请从下面细胞中选出符合研究细胞膜的细胞,并说明理由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细菌细胞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功能:支持和保护特点:全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