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队列队形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一年级体育是整个学校体育的起始阶段。队列队形练习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修内容。通过队列队形练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队列队形练习知识,技术技能,也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如何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队列队形练习呢?队列队形对一般人来说是最基本、最起码的动作技能,但对于刚进入小学校门一年级学生而言,体育教师要在短时间内让他们掌握绝不容易。怎样开展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呢?教师必须认清其重要性、存在问题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愿学、乐学。2.一年级学生现状分析1)一年级学生生理特点一年级学生神经抑制过程不完善,精密分化能力差,在练习活动中,多余的动作和错误的动作多;小肌肉群的发育尚不发达,因而掌握精细动作比较困难。2)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一年级学生处于一个转型期和适应期。他们刚刚离开幼儿园,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入学后对于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新奇。而对于体育课,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概念。对于一些枯燥无味的的练习不感兴趣,如队列队形练习,广播操练习。他们喜欢游戏,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课是渴望而迷恋的。一年级学生来讲,他们活泼、好动,学习的自觉性、自律性差,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刚刚起步,有待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活动本身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成为他们最初的学习动机对老师高度信赖,一般都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在老师面前好表现,喜欢老师的表扬。3.教材分析在学校无论是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还是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集会等都离不开队列队形的组织和变化。它贯穿于课的各个环节,所以说它是衔接体育课各个环节的纽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队列队形练习能促使少年儿童从小养成正确的站立、行走等姿势,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正确的站立、行走可使青少年的肌肉和骨胳得以协调正常的发育,使全身的肌肉协同,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另外,队列队形练习能有效加强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在练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规定的动作,学生必须控制自己的动作、行为,努力使自己的行动和集体协同一致,促使学生具有集体的组织观念和较强的纪律性。一年级新生要学习的队列队形主要包括:集合、散开、稍息、立正、向右看齐、报数、原地转向、走步等项目。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1)引入游戏,激发兴趣。兴趣发自于欢快的情绪,情绪是兴趣的直观反映。而游戏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手段。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队列队形练习,学生会感到特别枯燥而且不容易做对、做好。教师可以设计“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代替一成不变的讲解、示范。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同时游戏间增加了竞争性、趣味性,学生的热情也会进一步的提高,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并能很迅速站好队六、七岁的孩子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些特别是方位认识模糊。但可以通过“咕噜,咕噜捶”“请你向我这样做”“吹泡泡”“图形跑”和“无声操”等游戏,使学生的空间知觉得到较快提高。利用游戏手段,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2)创设情境,提高热情。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让学生在体育课中盲目地、机械地重复教师的示范动作,味同嚼蜡,不仅降低了学生的体育兴趣,而且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队列队形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一年级的学生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创设“学习解放军”情境,让学生能够感受解放军的的气势雄壮,步伐整齐。比如在教授原地三面转发时,教师可以把操场设计成航行在海上的船只,有一部分学生手手持旗帜扮演指挥的军官,一部分扮演海军列队听从指挥。让指挥的学生挥舞着旗帜指挥进行不同方向的转动,改变以往重复单一的方向转动,又可让转得好的同学轮流来指挥,低年级学生的爱表现,好新鲜,从而积极地投入到练习中来。3)语言简明,肢体帮助。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