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之——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昨夜雨疏风骤,沉醉不知归路。浓睡不消残酒。兴尽晚回舟,试问卷帘人,误入藕花深处。却道海棠依旧。争渡,争渡,知否,知否,惊起一滩鸥鹭。应是绿肥红瘦。景物描写又叫环境描写。景物描写通常是指对季节时令的变化或大地山川、日月星空、风云雨雪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找出下列几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具体说说它们的作用。1、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妪在雪中踽踽独行。体现出当时天气冷,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更加衬托老妇人的孤苦无依。2、姥姥家在农村,那里的新鲜事可多了。就说看电影吧,那里放电影不在电影院,而是在晚上找个大空场,支个大白幕就开演了。我很想去看,可姥姥、姥爷总说我还小,又人生地不熟的,不让我去。去年暑假,我又去了姥姥家,正赶上邻村晚上有电影。那天晚上,我趁着姥姥他们和街坊闲聊,对我放松警惕的时候,偷偷地与几个小孩儿去看电影了。电影散场时,夜已经很深了,满天的繁星就像集镇小摊上卖的发光的银纽扣,一闪一闪,好看极了!柔柔的月光洒满了小路,一阵阵略带凉意的风,吹过树林“沙沙”地响,吹在脸上就像姥姥讲的故事中的仙女在用手抚摸我的脸蛋一样。烘托了孩子看完电影的喜悦、激动的心情3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4、(林冲)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景物描写虽着墨不多,却起到了推动情节层层发展、逐步引向高潮的作用,同时也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性格。5、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这段话所交代的正是本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时代背景,即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农村。与此同时,这段话也给鲁迅先生此次回去“搬家”罩上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文的感情抒发确定了基调。景物描写的作用:具体说来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推动情节发展等。表达中心和表现人物。1、来到公园的假山上,我依然很郁闷,并觉得有点累,便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举目四望,天上漂浮几朵悠悠的白云,阳光虽不太热情,却也因此更明媚。一阵风吹来,竹叶轻吟,杨叶欢唱。我苦恼极了,于是闭上了双眼。这时妈妈的叮嘱声在耳边回响起来:“竞争的年代,英语至关重要,决定着你的前途和命运,你一定要‥‥‥”可现在,我这66分的成绩,怎么有脸见父母呢?毛病: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情不一致找出下列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有何不当之处2、五一期间,爸爸带我去京西百花山踏青。车开得很快,但我却觉得很慢,我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到那里。一到那里,我就挣脱爸爸拉着我的手,兴奋的冲进山谷中,春天的百花山很迷人。树绿了,花开了,蝴蝶飞来飞去,小鸟不停的叫着。我被陶醉了。毛病:语言干巴,没有文采,缺乏感情色彩,烘托不出人物此刻快乐的心情。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形状、颜色、数量、静态、动态(变化)等气味(变化)味道(变化)质地声音(变化)②运用修辞方法。(一)言之有情(二)言之有物(三)言之有文采谈谈你的收获1、在文中的括号内加上表现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以烘托人物沮丧、凄楚的心情。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受到了冤屈:下午的历史课上,同桌偷偷地看课外书,当我小声地提醒他注意听讲时,历史老师却把我叫了起来,指责我随便说话。我向老师讲明事情的真相,不料老师却阴阳怪气地说:“我真想不到你还有这样的觉悟,但愿你有这种觉悟呀!请坐!”老师的话表明:提醒他人遵守纪律不是我这号人能做的,而且我刚才的解释似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