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绝招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内容来源:人教课标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的略读课文《绝招》。主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目标确定依据: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学习方式和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初步学会默读。2.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因此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在阅读时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前面三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品味的方法,能边读边想,抓住文中重点句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在这里我将继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本课的学习。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以及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教学难点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课前准备发动学生准备自己的绝活。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1、导入:同学们,先来欣赏图片。看后你又怎样的感受。2、拿什么是绝招呢?(绝招是自己最拿手的本领,如,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3、在北方的山村中,有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6课《绝招》(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3、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汇报:(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三、根据阅读提示,细读感悟1、他们都比试了哪些绝招,是怎么比试绝招的呢?请大家根据阅读提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⑴默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用笔勾划出有关的词句。⑵小组讨论交流。2、学生汇报:⑴我读懂了三胖的绝招是憋气。出示句子:三胖挺着大肚子……让我们一起读读三胖表演的句子,齐读他的绝招是怎么来的?(因为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所以他靠的是先天的禀赋,也就是生来就俱备的能力。)⑵我读懂了二福的绝招是空翻,他的绝招是怎么来的?(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二福是靠自己的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才练成的。)⑶我读懂了奶奶的绝招是做饺子。⑷我读懂了小柱子的绝招是做乘法口算,板书:口算,出示句子:轮到小柱子了,他蹲在炕上……齐读,你从哪里体会到这个绝招很绝?抽读,读出对小柱子的赞叹。⑸小柱子开始不是表演了个倒立了吗?他为什么还要练乘法口算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分角色朗读小柱子与奶奶之间的对话)出示句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请大家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么练的,在练的过程中,他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请教、持之以恒的。3、看了三个伙伴表演的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四、讨论深化1、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觉得绝招是怎样来的?2、小结:绝招有的是先天的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板书:刻苦练习,坚持不懈。五、拓展1、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的绝招,请大家把自己的绝招也在小组内向伙伴们展示展示吧,让我们来个绝招大比拼,看看谁的绝招最绝。2、抽生上台表演展示。师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