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下1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备课指导【基础知识精讲】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三棱(léng)镜萎(wěi)谢灼(zhuó)伤蜜腺(xiàn)分泌(mì)并蒂(dì)蒲(pú)班克二、掌握下面的多音字三、掌握下列形近字四、注意下列加粗字的写法振(不要写成“震”)奋柑橘柔嫩裸子植物虞美人花卉五、词语积累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蓬勃:繁荣、旺盛。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如电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等。显著:非常明显。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六、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浙江海宁人。早在30年代,他就著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写了《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等,解放后出版的有《生物学碎锦》。本篇课文最早发表在1979年的《光明日报》副刊上,曾获新长征全国优秀科普创作一等奖。七、关于题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摄制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著名插曲。这首源自古老的塔吉克民歌的歌曲随着电影的放映,一炮打红,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电影名曲。八、文章主旨本文以花朵呈现万紫千红为重点,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种花色的成因,科学地说明了花的色彩是由于它们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们作用的结果。九、结构分析本课共11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由此提出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引出下文,科学地解释这一疑问。第二部分(第2~10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原因。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作者分别从六个方面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展开了科学的说明。这六个方面的共同特点是,都以设问领起,接着用一句话总括,然后具体说明。这六个方面之间也有顺序,是按从主到次,由花朵自身条件到外部因素的顺序排列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第2~7段),花朵呈现红色是由各种内部原因决定的,首要因素是“物质基础”。第2~4段,从花儿的物质基础这一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2段,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酸性花青素这一物质基础对花朵呈现红色所起的决定作用。正面说明。第3段,黄色、橙色的花的物质基础是胡萝卜素。第4段,白色的花不含色素。举菊花和添色木芙蓉为例,说明色素的有无对花色变化的影响。第3、4段的内容是对第2段内容的补充说明,三段内容都围绕“物质基础”展开。第5段,运用物理学中的光学原理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段说明的内容很全面,既反映了物质基础与反射作用两者在使花朵成红色上的联系,又点明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第6段,从生理需要的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段的说明是对第5段内容的深化,从光学原理引至热效应,借此说明花朵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原因。第7段,从进化的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通过光谱分析通俗地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是由绿色逐渐演变而来的。第二层(第8~10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外在原因。第8~9段,侧重介绍自然选择的作用。第8段,用简明的语言,说明昆虫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从裸子植物时期的风媒花到被子植物出现后的虫媒花,昆虫承担了给花完成传粉受精的作用。第9段,介绍昆虫传粉受精中的一个特殊习性——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说明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就是造成了不同的植物和各种不同的花色。第10段,侧重介绍人工选择的作用。使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的进程快而且作用明显。第三部分(第11段),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加以概括。十、重点语句分析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选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名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应注意到,这句话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每当作者要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做某方面的科学解释时,就会先重复这句话。这种做法使文章的思路显得更为清晰,同时突出了文章要说明的中心。2.“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受精的任务。“蜂争粉蕊蝶分香”,出自温庭筠的《惜春词》。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