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泥土一、亲情导入1、八十年代初有一部台湾影片,风靡大陆,影片记叙的是一个离异家庭孩子和母亲的动人故事,影片的主题曲至今唱起来,仍会让人泪流满面,那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部分影片的最后部分,情节简介:秋霞与林国荣真心相爱,并已珠胎暗结,可惜林母为了儿子的前途着想坚决反对,一对薄命鸳鸯被无情拆散。林国荣在母亲的压力下,不得已另娶妻子涓涓,但涓涓经检查不能生育,为了延续林家的香火,林母软硬皆施,要回了秋霞含辛茹苦抚养,相依为命的儿子志强。幼小的志强割舍不了母亲的爱偷跑回家,被风吹雨淋,高烧不退,昏迷不醒,秋霞误以为孩子已死,因伤心欲绝而精神错乱,被送进疗养院。18年后,志强来到疗养院工作,意外的发现了亲母,母亲却不认识他,当他唱起幼时的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时,重新唤醒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观看影片23分钟到最后2、“世上只有妈妈好,没有妈妈的孩子像根草。”同学们,今天我们也将走进这样一对母子的生活,去感受那份浓浓的母子亲情和骨肉分离的悲痛。板书课题《甜甜的泥土》黄飞3、这是台湾现代作家黄飞的一篇小小说,同学们读过小小说吗?小小说有什么特点知道吗?板书小小说:短小精悍、情节紧凑、结构严谨,立意新奇、寓意深刻、结尾惊奇。在我们学习课文的同时,同学们试着去领会这些特点。二、初读课文、走近亲情。听课文录音,并完成以下任务。(1)、以小组为单位疏通字词。(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围绕这个线索写了哪几件事?(3)、请同学们分别以小亮和小亮妈妈的身份给大家讲一下那天发生的事,可以有适当的想像。师生合作:(1)、质疑,有没有解决不了的字词,可以提出来。(2)、小小说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情节紧凑。本文围绕一包奶糖展开故事情节,1、送奶糖2、吃奶糖3、埋奶糖4、化奶糖(3)、小亮:那天老师交给我一包奶糖,我当时一愣,紧接着我就知道了,因为只有妈妈知道我最喜欢吃奶糖,也只有妈妈知道我今天过生日,然后我把奶糖分了一些给同学们,我还拿了五块给老师,因为是他们在我最痛苦时给了我快乐,放学了,走到半路,我突然想起了剩下的那些奶糖,回家如果被爸爸和后妈知道了,我可就惨了,于是我就想了一个主意,把奶糖埋在地里,谁知第二天早晨我去挖的时候却发现奶糖已经化了。妈妈:那天是小亮的生日,自从我和小亮的爸爸离婚之后,我就被剥夺了看儿子的权利,去看也只能偷偷地到学校去探望。我在学校门口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等到小亮,我感到无限地失望和痛苦,我明天还要回台北。只得将一包小亮最喜欢吃的奶糖交给看门的老大爷,可是我却不知道小亮在几年级几班,唉……二、再读课文,质疑、赏析小小说还有一个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意深刻。对本文的内容,同学们一定有些疑惑,请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1、妈妈怎么会不知道儿子是几班?2、妈妈中午为什么没有等到儿子?3、老头要疑惑中叹了一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明白了什么呢?4、小亮在分奶糖时微微思考了一下,从后面的情节看,他思考了些什么呢?5、老师为什么悄悄转过身?6、小亮奶糖放在怀里没有融化(人的体温是37℃),但是埋在土里就融化了,土地的温度会高过人体吗?解惑:1、因为长时间和儿子分离,所以连儿子小亮最基本的信息也不知道。2、文中提到早上小亮“北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这就应该是小亮在学校的午饭。3、他由女子种种行为猜测到这个家庭的不幸。4、因为这么好吃的奶糖好长时间没吃了,分给其他同学心中有些不舍,然而在自己困难时是老师、同学们帮助了自己,自己又怎能不和他们分享呢?5、因为老师知道小亮不幸的遭遇。6、这是一个诗化的结尾,在实际生活中有可能出现,也有可能不出现,然而作者的目的是通过奶糖化为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有,无处不有。赏析1、“她,倚在学校门口的一棵扬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赏析:用比喻的修辞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女人对儿子的至爱亲情。2、“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赏析:这是一段神态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