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之石壕吏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之石壕吏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_第1页
1/8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之石壕吏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_第2页
2/8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之石壕吏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_第3页
3/8
石壕吏教学目标1.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战乱年代人民的悲惨遭遇。2.理解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并应用于平时作文当中。3、理解杜甫矛盾心理,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点: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方法:引导教授设计问题情景教学过程一.导入及文学常识接受: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乱”吧?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二十万大军围攻邺城。但由于内部矛盾重重,唐军始终不能攻下邺城。到了第二年3月,反而被史思明援军击败,全军溃退,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一带告急。唐王朝为了挽回败局,便在洛阳至潼关,特别在临近前线的石壕、新安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男女老少,都被抓去服兵役。这时候,杜甫正在回华州任所途中,亲眼看见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杜甫是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见到这种情景,他十分的忧虑和愤慨,于是创造了两组组诗,这两组组诗是“三吏”、“三别”:《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中,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石壕吏》,因为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二、下面请同学们集体朗诵一遍。三、整体感知:(在学生朗诵期间完成)1、本诗是一首叙事诗,体裁为五言古诗(插问:五言古诗是几个字一句?五言就是五个字)2、题目解析:关于“石壕吏”这个“吏”字,做一点补充。我们常说“官吏、官吏”,好像就是指当官的人,但是在中国古代,作官的制度等级森严,“官”和“吏”其实是两个级别的人。他们的不同点在于:由国家直接任免的叫“官”,官职和级别较高。比如说“县官”,一个州的“州官”,柳宗元到我们永州上任,他就是一个官。而地方上的公职人员叫“吏”,官职和级别较低。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电视里面县官升堂的时候站在两旁的差役,就可以叫做“吏”。一般而言,“官”到一个地方去上任,他有一定的任期,四年或者五年的样子,时间一到,他又要听皇帝的调遣,派到其他的地方去做官;而“吏”呢,一般由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担任,没有规定的任期,但可以长期干下去。结合本文,我们知道石壕村的这个“吏”,他是专门管抓人去充军的,所以他是石壕村的一个“捕吏”,具体到我们这篇课文,也可以理解为“捉人的差役”。四、引读(下面由老师老朗读一遍,请同学们对照自己刚才的朗诵,仔细体会。)五、理通全文。(采取引导学生通译全文的方式,在翻译过程中讲解本文的重点字词,以教科书为准,适当自由发挥,排除学生通读全文的障碍。)——结尾,这首诗,我们就这样翻译了,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下课后问老师,好吗?六、巩固和提高:《石壕吏》这首诗中,老妇人的“致词”是全诗的主体,它对揭示主题有重要的作用。凭我们的直觉,差役跑来捉人肯定是要问话的,不可能就要老太太一个人说下去,但是作者杜甫却巧妙地将问话的部分隐去了。我们把官吏的问话补充完整,大概的故事情节就是这样的,请同学注意听,等下我会要一个同学来演示一下。等老妇出门看的时候,差役早扑了进来,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于是怒吼:“你家的男人到哪里去了?快交出来!”老妇哭诉起来,说:“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不料差役仍然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老妇说:“室中更无人!”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个时候,屋内抱在儿媳妇怀里的小孙子,受到了怒吼的惊吓,哭了起来,捂住嘴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惟有乳下孙!”只有个孙子呢!还在吃奶,小得很。差役又吼起来,“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并且就要往屋内冲,老妇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因为要给孩子喂奶,还没有离开这个家,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放过她吧!”但县吏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儿媳妇被抓,饿死孙子,只好牺牲自己,对差役说:“我这老太婆虽然已经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连夜跟你们回去,赶紧去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之石壕吏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