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六节亚洲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新加坡独立后的经济发展;韩国经济发展;新加坡和韩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同点;泰国、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印度经济的发展;西亚经济的发展。二、要求学生认识1.通过对东亚、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讲述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抓住机遇,吸收外资和技术,依据国情,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是东亚、东南亚经济起飞的重要经验。2.通过对印度经济和所存在问题的讲述分析,使学生认识:尽管印度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人口膨胀、环境污染、民族和宗教矛盾,仍然是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3.反对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是亚洲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艰巨任务。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新加坡与韩国经济的发展,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亚洲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所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用心爱心专心3.通过对东南亚、南亚及西亚经济状况的学习,归纳、总结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类型。重点、难点本课重点:新加坡独立后的经济和韩国经济的发展。本课难点:印度经济的发展和所存在的问题。教学设备《亚洲政区图》挂图、《20世纪后半期亚洲经济的发展》挂图、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网上下载一些图片。教学要点一、东亚和东南亚经济的发展1、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起飞原因:“一抓、二调、三参”。时间:60年代结果:“70年代的奇迹”,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2、新加坡独立后经济的发展(1)新加坡概况(2)独立后经济发展成果{措施成果弱点3.韩国经济的发展(1)韩国简况(2)经济发展{措施用心爱心专心成果弱点4.泰国、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时间:80年代措施成果:经济持续增长。5.东亚、东南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弱点特点弱点二、印度经济的发展1.政策2.成就3.影响经济发展的四大问题三、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1.西亚经济的特点2.西亚产油国与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斗争(1)西亚产油国简况(2)斗争原因(3)斗争方式(4)结果用心爱心专心3.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产油国)(1)经济发展方式:石油立国(2)措施:“一提”、“二改”(3)结果: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油多人少,富。伊拉克和伊朗:油多人多,富裕程度低。两伊战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导入:亚洲国家除日本外都属于第三世界,都是在二战后摆脱殖民统治,走向政治独立的。独立后,各国经济如何发展呢?讲授新课看《亚洲政区图》讲解:亚洲陆地面积占世界陆地的30%,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8.7%,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除日本外,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这些国家原来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上直接或间接地受外国垄断资本的统治和控制,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独立初期,发展中国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由政治独立发展到经济独立,摆脱外国资本的控制,改变殖民地性质的经济结构。一、东亚、东南亚经济的发展1.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起飞亚洲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最先起飞的是新加坡和韩国(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起飞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起飞意味着突破传统的经济停滞状态。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有一些有利的条件: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资金,以加速增长的过程)。新加坡和韩国经济起飞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用电脑播放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讲解。①抓住机遇,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60年代末,新加坡和韩国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西方发达国家因工资高、劳动力缺乏,地价、物价上涨,致使成本提高、利润下降,而向国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心爱心专心②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可简化为“一抓、二调、三参”。7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就以年增长率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不仅超过西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