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1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课堂引入】19世纪中叶被恩格斯誉“自然科学三大发现”1、能量守恒定律2、自然选择学说3、细胞学说。从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出发: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生物具有多样性,但是最终统一在细胞这个基本结构层次;观点: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学科,很多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细胞基本结构图]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新细胞在老细胞的核中产生,由非细胞物质产生新细胞,并通过老细胞崩解而完成。过渡1:细胞增殖真如两位科学家所说的老细胞的核中产生?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学科,只有通过实验观察我们才能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多媒体:胚胎发育过程]引导学生总结:①细胞是通过连续分裂的方式进行细胞增殖。同时:介绍细胞分裂2种类型:有丝分裂:体细胞增殖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的产生②通过刚才的视频,细胞在周而复始的进行细胞分裂。在每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是否都有一些规律可寻呢。过渡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细胞分裂具有周期性。一: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教师讲述:强调为什么周期是从结束到结束,而不能从开始到结束。细胞周期是一个为了便于细胞分裂的研究而引入的一个概念,实际细胞分裂的起始点和终止点是很难被确定的。出示:不同生物细胞分裂周期表。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明确细胞有丝分裂确实有细胞周期。过渡3:生物学科是实验学科,为了进一步研究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关行为。科学家又做了实验,结果如下:图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问题1:这是一个静态的图示还是一个动态的图示。问题2:依据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性,你能够把细胞分成几种类型。提示:细胞结构,扣准细胞核上的差异性,分成2种类型。图示:分割开的细胞图示。过渡4:我们人为的把上面的细胞称为分裂间期的细胞;下面的细胞称为分裂期的细胞。我们还是在回到实验结果中,从实验结果中在去探究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的相关行为。图示:分裂间期细胞。问题1:从图得知,绝大多数细胞处于什么时期?问题2:从细胞周期的角度理解,绝大多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说明什么问题?说明细胞分裂间期占细胞分裂期的比例高(具体数量实例说明)问题3:生物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发现细胞,发现分裂间期的细胞处在相对静止状态。你们认为怎么样?(阅读书本,给老师一个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做准备。(教师要强调DNA复制在细胞分裂中的意义)总结①分裂间期分为G1、S、G2以及他们各自的行为。②强调观点:G1为S准备;G2为分裂期准备;分裂间期为分裂期准备。过渡5:分裂间期最主要完成了DNA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完成了复制),接下来我们看分裂期,细胞是如何把遗传物质均等的分开的。我们还是回归实验来研究。出示图片:分裂期四个细胞问题1:分裂期细胞中间深色物质代表什么?问题2:为什么染色体在细胞分裂间期不明显,分裂期出现染色体结构对整个遗传物质的分配有意义?问题3:从根本来分析,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关系。分裂间期完成遗传物质的复制,分裂期完成了遗传的分配。问题4:你能够对这4幅图片排序?问题5:你能对这4幅图片排序?(可以让学生初步思考染色体分开的方法)问题6:根据实验结果,科学家用物理模型把细胞分裂的全过程给表现了出来。出示图片: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我们着重看染色体的变化,是否跟我们预测一致。根据染色体的改变,科学家有人为的把分裂期分成前中后末四个时期。教师边讲边板书前中后末的细胞模式图。总结: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很多规律,今天我们也通过了“洋葱根尖分生区的观察实验”在脑海中有了一幅细胞连续分裂的图象。图示:细胞周期。[总结]习题1:排序习题2:附:这几天忙于细胞分化教学设计。分裂基本思路应该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