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第三册[人教版]第三册总复习(3课时)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知识讲解]1.工业生产活动(1)工业的投入和产出特点:对自然要素一般不要求更多的投入,在地域上灵活,季节性不明显自然条件:土地、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能源、资金、科技等工业产品(主要满足生产需要重工业、主要满足生活需要轻工业)工业三废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部门类属名称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代表部门原料导向型工业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动(易变质等)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品加工市场导向型工业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动力导向型工业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2.工业区位的选择鞍钢区位特点:近煤铁产地→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宝钢区位特点:海陆交通便利,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进口;煤来自安徽淮南、山西等地。→接近消费市场用心爱心专心投入产出3.环境需要对我国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大气污染: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水污染: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发达国家集中→分散,发展中国家以集中为主;从经济角度而言,需要集中,从生态环境而言,需要分散。4.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1)工业集聚作用: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提高规模效益传统工业:一些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在专业化工厂附近,形成专业化生产集聚区域新兴工业:协作工厂地理上靠近,并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形成新兴工业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2)工业地域自发形成: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上靠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规划建设形成:有的有投入产出联系,有的没有投入产出联系,为的是共用基础设施发育程度较低:一些轻工业工厂面积较小,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发育程度较高:重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工厂,生产过程复杂,相互联系工厂多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扩展为工业城市5.传统工业区(1)概述著名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2)鲁尔区区位优势、衰落原因、整治措施用心爱心专心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工业集聚形成类型性质分类附:匹兹堡工业的变迁:美国的“钢都”,经济结构从单一的钢铁工业向多样化的服务行业转变,其中先进科技领域发展最为迅速,如因特网软件制造公司和IBN公司。6.新兴工业区(1)概况形成:20世纪50年代起,发达国家没有传统工业的乡村地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分布: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条件(教材P69图4.15)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发展模式: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3)高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硅谷崛起因素主导工业:微电子工业注意:①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之称。“科学之都”、“计算机之都”②日本“硅岛”——九州岛、科学城——筑波(世界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科学城)③中国:中关村、台湾——新竹科技园[能力训练]1.读“某种工业受布局因素影响程度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水产品加工业的是()A.①B.②C.③D.④2.下列各组工厂之间生产协作关系十分密切的是()A.钢铁厂与棉纺织厂B.化工厂与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