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向心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知道向心力的来源,知道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2.知道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向心力公式的含义并能分析计算。3.知道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的受力情况和处理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的内涵。并熟悉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向心力的作用及来源,并尝试解决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从自己提出问题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思维能力。2.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任务】1.阅读课本P23“向心力”部分,回答并记忆下列问题:(1)向心力的定义:(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n=man,即Fn==。(3)思考: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是恒力还是变力?为什么?2.阅读课本P23“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测量线速度大小:用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来表示线速度的大小v=。(2)“谁”提供了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3)思考:向心力的方向为什么是水平的?3.阅读课本P23“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部分,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就是向心力,你认为正确吗?(2)图5.6-3中,对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是如何分解的?(3)指向圆心的分力Fn的作用效果是:(4)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t的作用效果是:(5)自己动手完成课本P25“做一做”,体会向心力的两个表达式的意义。【思考与讨论】1.对于课本P23的实验,哪些操作决定了只是“粗略”验证?2.分析课本P25问题与练习的2、3、4题中各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谁”提供了向心力?如何计算?【自主检测】1.课本P25问题与练习1、5题。【组内检查】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