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热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能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2.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过程和方法】通过试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科学是有用的。重、难点:电流的热效应:电能……热能热效应的计算公式:P=I2RP=U2/R的使用。教学器材:电脑平台、电阻丝、开关、电源、导线教学过程:【引入课题】电炉丝、电饭煲发热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呢?(课本38页如图示)【新课讲解】一、电流的热效应: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会发热的现象,2.实质:电能转化成热能(内能)的现象。讨论:为什么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基本不发热?电流的热效应跟什么有关系?学生猜想……教师分析……结论:跟电阻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学生阅读48页试验)2、影响热效应的因素:(控制变量法)1)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的产生电热越多。2)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产生的电热越多。3)电阻和电流一定时,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电热越多。结论:焦耳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实验的基础上,于1840年得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Q=I2Rt=pt=UIt=U2t/R讨论:热效应与电阻成正比?反比?例:把阻值为6欧、8欧的电阻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路中,它们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解:R1=6欧R2=8欧U=12VI=U/R=U/(R1+R2)=12V/14欧=6/7AP1=IU=I2R1=P2=IU=I2R2=例:把阻值为6欧、8欧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在12V的电路中,它们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结论:两公式都成立,一个是电流相同时使用(串联)一个是电压相同时使用(并联)例: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解:R=60ΩU=36vt=5min=300sI=U/R=36v/60Ω=0.6AQ=I2Rt=(0.6A)2×60Ω×300s=6480J答:第二课时二、电热的利用和防止:1.电热器: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电热器的主要构造——发热体,发热体是有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构成。2.电热器的优点:1)清洁、卫生,无污染;2)热效率高;3)温度能够控制或者调节。3.电热的利用:1)利用电热来加热物体;2)利用电热来驱潮。4.电热的危害1)引起火灾;2)加速绝缘体的老化,从而使其失去绝缘性能;5.电热的防止1)安装散热装置,如散热风扇、散热窗;2)增大散热面积,如电动机的外壳有意做成凹凸不平;3)通电一段时间后,可以切断电源。【小结】:本节内容主要理解欧姆定律,难点是电热的有关计算。尤其是比较综合性的计算,要求同学们课后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