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永福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机械效率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内容机械效率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知道计算公式,知道机械效率点小于1。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知道计算公式,知道机械效率点小于1。难点: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法、分析法、观察法、归纳法等教学准备斜面、木块、铁架台、滑轮组、细线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功的原理?2.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重5N的物体,用功的原理求动力F=。3.让学生计算最近一次考试本班的合格率。二.新课教学1.学生阅读教材(图14-6)2.演示启发,引入课题。比较W动和W阻发现W动>W阻为什么呢?引入机械效率。3.有用功的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有=Gh4.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W额=W总-W有5.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W总=FS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之比。,计算本实验η。教后修改FGFG7.了解一些常见机械的效率。8.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及方法。9.例题(略)关于η的计算。三.小结及测试。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每位学生几乎每天都在生活中遇到有关实例,为本课的实施奠定了感性基础。在课堂上,学生计算时发现机械效率很低的例子,同学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这一“矛盾冲突”激发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在探究中表现出了初步的与人合作意识和能力,他们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对错误观点也能做到及时修正,多数学生能应用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分析。本课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意识,交流欲望等探究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设计、动手、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等基本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资料课本、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