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设计分析备注在实验中寻找规律(2)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抛掷两枚硬币的实验,体会实验的结果,了解用稳定后的频率值估计事件发生的机会的合理性;2、培养学生学会对实验数据的积累,分析,对比,从中发现所隐含的规律。教学分析:重点:通过“抛掷两枚硬币”实验,探索实验规律;难点:寻找实验中的规律;关键:充分利用“抛掷硬币”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折线图直观地体现实验规律。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应该说本节课内容与上堂相比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主要还是想从学生的实验中学会自己去分析数据,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所以仍然以强调好学生认真做实验的态度是最重要的,并尊重数据的真实性。二、创设情境:实验2,“抛掷两枚硬币”的游戏问题提出:请同学们抛掷两枚硬币,看看当抛掷很多次后,“出现两个正面”和“出现一正一反”这两个不确定事件的频率是否也会比较稳定?点评:在实验开始之前,先组织学生讨论,就问题的含义,实验的具体步骤,记录数据的表格和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展开讨论,明确了任务,并知道怎么做才开始实验。这里强调频数就是实验中出现预期结果的次数,频率就是出现预期结果的次数除以总次数,实验具体步骤是:采取每四人合作小组,先记录各小组实验数据,而后教师再采取让学生统计出每两组数据累加,每三组数据累加,每四组数据累加直至全班数据累加的方法,在累加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的变化规律,得到结在每个实验之前,可先组织学生讨论就问题的含义、实验的具体步骤、记录数据的表格和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展开讨论,在每位学生都明确了任务并知道怎么样做的基础上才开始实验。实验开始后,要鼓励每教学过程设计分析备注果,即:随着重复实验的次数增大,事件发生的频率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让学生懂得用稳定后的频率值去估计事件发生的机会的合理性。三、合作交流:1、提出问题:根据同学们得到的数据,请在图15.1.2中用不同颜色分别画出相应的两条折线2、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成四组,每一组各自累计出实验数据,再画出折线图,通过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结论。四、课堂小结:1、从本课的实验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2、为什么实验1、实验2稳定值分别在50%、25%左右,如果把硬币换成瓶盖,结果怎么样?3、为什么用平稳时的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机会较为合理。五、家庭作业:P100exc2六、每日预题:1、各小组准备好一个与书本上一样的两个大小不一的转盘;2、每个人先做40次的实验,并先进行实验前的预测;七、教学反馈:位同学积极参与实验,互相合作,认真诚实地启示数据。本实验是关于两枚硬币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初步认识:无论抛掷了多少次,我们都无法准确说出下一次抛掷将会出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