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一、知识结构图表用心爱心专心两极格局的形成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背景概念:内容重新确定战后欧亚政治版图对德日法西斯进行处理对德:对日:建立联合国(时间、地点、主要机构、宗旨、评价)评价局限方面:实质是积极方面:其原则形成原因:经过结果:评价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征:经济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但仍存在着阶级矛盾、社会危机、极右势力。美国西欧50年代初,恢复到战前水平;五六十年代发展迅速;联邦德国迅速崛起(原因:政治改革、非军事化、美国扶植、宏观管理、重视科教、较高的劳动者素质等);1967年成立欧共体;70年代,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表现:政治上谋求大国地位,成为美国的重要战略伙伴。1、2、3、用心爱心专心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战后初期特征: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迅速,超出一国范围,形成社会主义阵营。表现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建立原因:巩固措施:照搬苏联模式,有积极作用,但埋下了隐患。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越南民主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相继建立。评价:50至80年代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政治上:经济上:措施结果失败,究其原因是一,二缺乏勃烈日涅夫改革措施:重点结果:苏联的改革东欧的变革原因:表现:结果:大多数国家的改革成效不大。中国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苏争霸原因:表现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特征:表现缓和事例:紧张事例:原因:三、经典试题:用心爱心专心60年代至80年代初特征:表现:美苏争霸表现:80年代特征:表现苏联美国原因:原因:苏联与美国影响加剧了苏联的,激化了苏联的。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美国。引起了世界局势动荡,同时使世界格局向发展。亚洲经济的发展总体特征:二战后亚洲各国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结合国情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但各地发展的速度很不平衡。表现东亚和东南亚韩国、新加坡: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后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七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实现了工业化。8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经济持续发展。南亚:印度推行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存在着许多问题,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西亚地区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措施:利用石油财富发展本国经济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增加石油收入;改变单一经济结构,发展石油化工及其他工业;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影响:西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导致了西亚地区局势的动荡。二、阶段特征:(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并进入滞胀阶段(2)社会主义曲折发展(3)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和第三世界兴起(4)国际政治格局形成以美苏两极对峙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新格局1、与雅尔塔体系形成无关的是(99全国高考题)A、西欧国家的普遍落B、民族解放运动高涨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D、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大国2、本世纪40年代末,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共同点是A、起因于国内爆发政治危机B、为了避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歧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D、迫于国内外压力半途而废3、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002年全国高考文综题)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C、联合国大会是惟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4、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根本目的是(98年全国卷)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C、向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经济渗透D、帮助西欧经济复兴5、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97年全国卷)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苏联的全球扩张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