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目标导航]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凡尔赛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2.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1.理解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难点)2.了解国际联盟成立的过程,分析其实质。(重点)一、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概念:战胜国与德国及其他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2.内容签约对象签约时间条约名称主要内容德国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严厉处置德国奥地利1919年9月《圣日耳曼条约》疆界关系:确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独立;规定邻国的疆界;德奥不得合并割让领土:将一些地区分别割让给意大利等国军备限制:军种、数量受限,废除普遍兵役制经济惩罚:支付战争赔款;财政由协约国监督保加利亚1919年11月《纳伊条约》重划疆界:承认南斯拉夫独立,将部分地区划给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军备限制:军种、数量受限,废除义务兵役制赔款规定:赔款总额为22.5亿金法郎,37年内还清匈牙利1920年6月《特里亚农条约》除履行对奥地利条约的主要条款之外,还要接受:1领土:将部分地区划给南斯拉夫等国军事:废除普遍兵役制,限制军队数量和装备赔款规定:赔款总额为22亿金法郎思维点拨凡尔赛体系是一个以维护战胜者和平为目标的体系,是战胜国列强重新瓜分欧洲和世界霸权而建立的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是战后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新秩序的工具。二、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1.实质:战后列强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是帝国主义大国对世界的重新瓜分。2.不稳定性(1)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及对霸权的争夺使战胜国之间矛盾日益激化。(2)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特别是战后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3)新诞生的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以后德国挑起新争端创造了条件。(4)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①原因:“委任统治”的形式没有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欧洲各国革命的影响。②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再次出现高潮。(5)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3.总体认识(1)虽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2)列强对霸权的争夺,也不断削弱凡尔赛体系。(3)随着各种矛盾的发展,该体系从一开始就受到冲击与挑战。归纳总结凡尔赛体系下的民族自决原则是为了抵消苏俄民族自决权的影响、惩罚德国和奥匈帝国等战败国、践行战争期间的秘密承诺而实行的,客观上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概念阐释“委任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其背景是随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旧的殖民体系再也无法按照原有的形态存在下去了。“委任统治”的实质,只不过是一种新的、更隐蔽的殖民主义统治政策。2三、国际联盟的建立1.历史背景(1)建立国际联盟是巴黎和会的一项重要议题。(2)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通过了国联盟约。2.盟约内容(1)“维护和平”的原则。(2)实行“集体安全”。(3)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知识点拨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但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没有参加,严重削弱了国联的权威性。3.国联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4.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5.国联总部:瑞士日内瓦。6.主导国家:美国因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没有加入国际联盟,国际联盟被英法控制。7.国联性质: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归纳总结美国倡议建立国际联盟迎合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人民渴望根除战争、保障和平的主张;为美国介入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创造条件。知识图示主题一评价凡尔赛体系史料一3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领土的变化[史料解读](1)说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这种变化一方面包含对战败国的肢解和宰割,激化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