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中国历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内容来源:初中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主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秦俊丽/荥阳四中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程内容: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讲述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2.教材分析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本节课所讲到的相关内容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新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3.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和能力,怎样去认识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方法,因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课本,找出并记住两次起义的领导人、时间、地点、结果、意义;井冈山会师的时间、双方领导人。2、通过时事模拟,知道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通过讨论探究活动,会分析毛泽东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及对我国革命产生的影响。3、通过七嘴八舌说历史,体会老一辈先烈们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评价任务:1、分组交流自学问题的答案,并通过“相信我是最棒的”抢答活动,反馈自学情况。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与本课有关的图片资料、文字材料及影像资料展示给学生,设计活动,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请同学们欣赏歌曲《十送红军》,出示井冈山旅游时拍的图片)师: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在江西考察时曾发表重要讲话,让井冈山精神放射新的时代光芒,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这里发生了什么大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三、自主学习,感知课文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勾划要点并完成学案上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用红笔标出)(一)南昌起义:(1)、时间:﹍﹍﹍.(2)、领导人:﹍﹍、﹍﹍、﹍﹍等人。(3)、经过: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后,撤离南昌,南下﹍﹍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但在途中,革命军遭到失败。﹍﹍﹍、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到湘南。(4)、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秋收起义:(1)、时间:﹍﹍﹍⑵、地点:﹍﹍﹍⑶、领导人:﹍﹍﹍(4)、经过:起义开始时,工农革命军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进军。(5)结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1)时间:﹍﹍﹍⑵会师:﹍﹍﹍、﹍﹍﹍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由﹍﹍﹍任军长、﹍﹍﹍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创建﹍﹍﹍﹍﹍、建立﹍﹍﹍﹍﹍的开始。学生活动后,进入“相信我是最棒的”抢答环节,检查自学情况。问题如下: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3、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4、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5、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6、秋收起义的时间、领导人7、井冈山会师的时间四、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过渡:同学们预习非常认真。我们一起走进红色革命圣地,去重温那段峥嵘的岁月。设计三个板块:播下火种----星火点燃----星火燎原出示1927年白色恐怖下的中国大地图片,引出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