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摆脱厌学的对策与方法2014-4-620:47阅读(372)赞(55)评论(1)转载(90)分享(95)复制地址收藏夹按钮收藏收藏更多上一篇|下一篇:机会,就死在这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家长或老师对孩子在不同时期的期望不同,导致对孩子的要求在逐渐拔高。由于学习成绩的高低,出现了家长老师所谓的“差孩子”,也就是现在素质教育中的“学困生”。而且学困生在随着年级的升高,队伍在逐渐壮大。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该如何帮助这些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走出厌学的困境呢?今天双道教育专家就与您分享帮助孩子摆脱厌学的对策和方法。一、查明原因,对症下药首先找这些学生谈心,查明厌学的原因。有的是学习基础差,有的是偏科,有的是学习习惯差,有的是受家庭影响,有的是自尊心受到伤害等等。针对不同情况,应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进行润物无声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不同的侧面给孩子以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去发现这些孩子的特长,使学习与特长结合起来,其实学习与特长并不矛盾,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同时,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树立学习的信心。心理学告诉我们,经常给学生呈现愉快的刺激,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把对学困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困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自信,鼓起他们的学习勇气。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其次,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树立互帮互学、竞争向上的学风。采用一帮一的方法,让好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帮扶对象,结成对子,利用课余时间检查他们的作业,并把课堂上不懂的知识再给他们讲一遍,这样好学生在讲的过程中自己也巩固了这部分内容,一举两得。近朱者赤,慢慢地这些差生在好学生的潜移默化中就会对学习渐渐产生兴趣,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也就不会是一句空话了。三、制定目标,为之努力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为学困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就等于给他指明努力的方向。目标是他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他的鞭策。给学困生降低学习目标,低目标,学生容易达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帮其找到自信和精神的满足,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不同类型的学困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经。诚然,目标给他一个能看得见的彼岸,随着他实现这些目标,他就会有成就感,他的心态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向更积极地方向转变。当然,目标的实现,不是一促而就的,需要老师的及时督促和同学的耐心帮助,更需要老师爱心的呵护。四、获得成功,及时鼓励对于学困生来说,成功便是最好的奖励。教育心理学认为,学困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实践证明,正确使用赏识教育,能使学生心理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双道教育的教育专家认为:要帮助厌学的学生树立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找他谈一两次心就能解决问题的,家长和老师对这些学困生要充分予以关注,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视。相反,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需要重视对学困生进行理想教育,提高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